徐娴有些坐不住了。
她觉得路言不会无缘无故借别人衣服穿,还抱了一路,叠得这么好。
可能是学校那边出了什么事,瞒着没说。
徐娴朝着楼上看了一眼,最终起身。
作者有话要说: 路言:……抱着,只是怕试卷打湿。
就离谱。
第12章 带回家
徐娴敲门走近房间,把切好的水果放在书桌上:「早上都没睡好,也不先休息一下。」
「平常那个点也起了。」路言把书合上,偏过身来。
看着徐娴的神情,明显是有话说的样子。
路言放下手头上的事,轻声问了句:「妈,有事吗?」
既然被看出来了,徐娴索性也不遮掩:「刘婶说你从学校带了件衣服回来。」
路言有些不明所以,可还是回道:「嗯。」
话题开了个头,徐娴继续顺着往下说,可问得格外委婉:「妈看了一下,好像跟你们校服不太一样。」
路言疑惑更甚。
徐娴怕路言以为自己是专门去检查,忙解释道:「刘婶拿着衣服要去洗,我远远看着那衣服好像大了点,也多了个帽子,跟你穿回来那件不太像,就凑近看了看。」
「我知道,」路言刚刚只是没反应过来,不知道徐娴为什么突然问这个,看她忙着解释,语气放缓了很多,「那不是校服。」
徐娴见路言愿意说,悬着的心落了大半:「那是老师的衣服吗?妈看见背后有『教研组』三个字。」
路言微一抿嘴:「……不是。」
徐娴:「是你的?」
路言浅浅吸了一口气:「……不是。」
徐娴:「……那是?」
路言又有点当初在周易办公室的感觉,难解释,也解释不清,可最终还是开了口:「同学的。」
意料之外的答案,可比起「老师」来,「同学」显然更有说服力。
徐娴不关心这位「同学」为什么会有一件写着「教研组」的衣服,甚至不关心这「同学」是谁。
只想知道这位「同学」的衣服,为什么会被她儿子叠得规规矩矩,还带回了家。
徐娴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那怎么带回家了?」
路言:「……」
他也想知道,为什么就带回家了。
为什么不送到干洗店去。
为什么没塞到楼下洗衣房。
什么霉湿气,什么晒不晒得干。
他为什么要管这么多。
路言额角又开始疼,看着徐娴,也说不出顾戚看他冷,从寝室拿了件衣服给他的事。
只好咬牙把锅扣在了自己身上:「周四那天风大,校服脏了不能穿,所以向同学借了一件。」
再正常不过的理由,再简单不过的逻辑,放在别的孩子身上,可能就是同学互帮互助的小事。
可偏偏是放在路言身上。
徐娴表情都有些绷不住,才开学没多久,竟然会有一个言言愿意亲近的人。
甚至亲近到可以开口借衣服。
徐娴知道路言的性子,就算编,也不至于编个这样的话。
哪怕事实有点出入,但这位「同学」的存在,应当不假。
亲近点好,总不至于一个人闷着,没人说话,她也放心。
徐娴笑了:「好好好,妈肯定让刘婶仔仔细细洗一遍,叠好给你带回去。」
路言:「……」
倒也,不必。
「那你看书吧,妈不打扰你。」徐娴知道了始末,没了顾虑,乐呵呵往外走。
在手放在门把上的一瞬间,还是没忍住,转回身,说了一句:「等哪天空了,可以带那位同学回家玩。」
徐娴说完,走了出去,根本没给路言说话的机会。
路言:「……」
徐娴怎么也没想到,这天她随口说的一句「带回家玩」,在后来的某一天,还真的应了。
只是少了一个字。
从「带回家玩」,变成了,「带回家」。
--
雨打周六开始,就没停过,路言嫌冷,也没有出门。
这两天,他把周易给他的几张联合卷写完,又检查了一遍,没到要找顾戚对答案的程度。
但那张竞赛卷很新,虽说范围做了大致框定,核心不变,可重点明显有所转移。
这些出卷老师都是老手,他们的出题重点,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预判趋势,或者直接代表了趋势。
路言看了看时间,2点不到。
晚自习6点半正式开始,还有时间去书城看看。
路言没通知司机,跟保姆打了声招呼后,自己打车去了书城。
路言原先以为,避开了周六,就避开了尚清北他们。
可当在书城看到尚清北的时候,有些后悔出了这趟门。
路言在二楼走廊,尚清北在一楼角落自习室。
两人没撞上面。
路言合上书,准备早点走,可就在他转身下楼的时候,却看到尚清北慌里慌张跑了出去。
因为起得太急,椅子擦地,发出尖锐的摩擦声。
好些人皱眉看他,可尚清北只是匆忙鞠了两个躬。
这个过程中,视线还一直盯着落地窗外,像是在确认什么。
路言皱了皱眉。
看着尚清北跑出门的方向,直觉不对,转身进了二楼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