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没有办法。」陶湛苦笑一声说:「曹操快六十岁了,也还要亲征,你兄长不也一样吗?他们都是劳碌命,听说这次是去清扫胡人,但愿他别弄个酋长之女回来。」
孙尚香咯咯一笑,「大姐原来是担心他在外面风流无度?」
陶湛脸一红,连忙摇了摇头,「他不是那样的人,我也没有那么小心眼,只是……哎!我不喜欢和胡人女子打交道,这样那样规矩和我们不一样,很难一起生活。」
「大姐说得有道理,我也不喜欢。」
孙尚香狡黠一笑道:「不如我们一起写封信给他,警告他一下。」
陶湛犹豫一下,「这个……就算了。」
孙尚香知道陶湛心中想,只是碍于身份,不好写这种信,她可不管,他胆敢带个胡女回来,让他等着瞧,孙尚香笑着握了握陶湛,小声说:「这件事大姐别管了,我来写信。」
陶湛也知道丈夫很宠爱尚香,这种男女之事,他从不听自己的意见,但他却在意尚香的感受,虽然陶湛有时候也不太舒服这一点,不过她心胸比较宽,再加上孙尚香本身也是一个心地单纯之人,令人喜爱,而且对自己敬重有加,陶湛也尽量不去计较争宠,以维护家中的和睦。
这时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先说明啊!我可没有这种想法,与我无关。」
孙尚香眨眨眼,「当然了,大姐是汉王妃,应以大局为重,我这个泼辣女子才不理他那一套。」
说到这,两人都笑了起来,这时,门口有侍女禀报导:「启禀王妃,陶乡侯在外面求见!」
陶乡侯就是陶湛的父亲陶胜,虽然同在成都,但很少上门来看望女儿,陶湛知道父亲必有事情,便点点头说:「请他稍候,我马上便来。」
她又对孙尚香道:「你好好躺着休息,我晚上来看你。」
「嗯!把珠儿和婵儿带来,好几天没见她俩了,倒挺想她们。」
陶湛又吩咐几句,便快步向外宅而去……
外宅的贵客堂内,陶胜心事重重地坐在软席上喝茶,这两个月他也很忙碌,刚刚才从长安回来,儿子升为京兆郡太守兼长安令,这是陶家的大事,甚至比他这个乡侯还重要十倍,陶胜请教过贾诩,贾诩告诉他,最多两年,汉国就要迁都长安,儿子陶正不出意外将是第一任京兆尹,如果政绩卓着,十年会他甚至还会入平章台为相。
陶胜十分激动,如果父亲九泉之下知晓,不知该有多欣慰,但他也深知,儿子的高迁完全是因为女儿成为汉王妃的缘故,这是刘璟在培养外戚,提高女儿的地位,所以他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他需要和女儿沟通一下,让她明白家族的动向。
这时,一阵环佩声响,陶湛从外面走进堂内,陶胜连忙起身,上前深施一礼,「参见王妃!」
陶湛微微一怔,「父亲,为何要这样?」
「这是礼数,我没有下拜已经很无礼了。」陶胜笑道:「这不仅是你的面子,我须给汉王面子。」
陶湛默默点头,「父亲请坐吧!」
陶胜坐了下来,又欠身笑道:「你可知道你兄长出任京兆郡太守一事?」
「我听说了,不过不是将军告诉我,我是听大嫂说的,她前几天来过。」
「汉王这些事不告诉你吗?」陶胜有些不解地问道。
「父亲!」
陶湛有些不满地拉长了声音,「我以前给你说过,我从不管陶家的事情,也希望陶家不要借我的名义在外面胡来,至于兄长的升迁问题,我和将军早有约定,他不必将这些事告诉我,我也不想知道。」
陶胜有些尴尬,他沉默半响道:「我当然记得你说过,不过有些事情也不能太走极端,你毕竟是陶家的女儿,而你兄长出任京兆郡太守兼长安令也和你有关系,这是事实,你不能否认。」
「父亲,我没有否认,我只是说我不想知道这些事情,将军是怎么考虑,我不会干涉,更不会主动提出他照顾陶家,你明白我的意思呢?陶家的事情或许和我的身份有关,但和我无关。」
陶胜笑着点点头,「我能理解,你不干政是明智之举,只是作为陶家一员,作为一个女儿,应该知道我这个家主,也是你父亲是怎么考虑,我希望你能给一点建议。」
陶湛沉默片刻道:「父亲请说,我听着。」
第713章 羌人使者
陶胜见女儿答应得很勉强,心中暗暗嘆了口气,女儿在嫁给刘璟后,一直很牴触和陶家接触,几次来陶家都是为了探望祖父,在祖父去世后,她便再也没有来过陶家,就生怕陶家借用她的身份去胡作非为。
陶胜也能理解女儿,毕竟陶家在一步步成为巨商的过程中,是做过不少不光彩之事,但自从陶家开始从商场转向官场后,已经很注意保护自己名声了。
但这一点女儿似乎并不理解,倒是刘璟很关心陶家,不断地创造机会让陶家转型,比如让陶家成为军商,藉助陶家在各地的产业搜集情报,提升陶政等等。
陶胜很感激刘璟对陶家的关怀,但也为女儿和陶家的隔阂而感到难过,他缓缓道:「湛儿,首先你要明白一点,陶家已经没有自己的生意了,我们从前所有的生意都让出去了,包括船运,也不再承接民用货物的运输,我们只运铁矿、粮食、火油和石炭,这都是军方和官方的物资,至于买卖货物,也都是军品,我们现在是军商,或许你不知道,就连陶家在各地的酒馆、旅舍,都同时在为汉军收集情报,所以说,我们已经不是纯粹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