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几乎将赤壁大战的战利品几乎全部投入了这场战争之中。
七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老将黄忠为主将,廖化为副将,率两万军走陆路,另一路则是刘璟亲率五万大军走水路,水陆并举,将一举夺取巴蜀。
码头上,刘璟正在向数百名军侯以上将领进行出征前的最后动员。
「各位将军,益州刘璋已在不久前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继承之位而爆发了内战,而在巴东郡,东州士军队和巴蜀本土军队也爆发了战争,这是我们的机会……」
说到这,刘璟缓缓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神情肃穆,目光里充满了紧张,就仿佛要去参与一场血与火的大战,他笑了笑道:「各位将军也不用太紧张,夺取巴蜀,我们的实力占有绝对优势,加上刘璋新死,人心混乱,还有数万军队陷于汉中,这一战只要我们不冒险,不出昏招,最多两个月内,我们必能拿下巴蜀,到时所有参战将士都会有厚赏!」
最后一句话使军官们一片欢腾,码头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刘璟又摆了摆手,码头军官们再度安静下来,刘璟这才下令道:「一个时辰后出发,现在都回去准备!」
军官们纷纷散去了,这时,司马懿带着一名报信兵匆匆上来道:「州牧,有巫城刚刚送来的消息。」
报信兵上前单膝跪下,将一封信高高举起,「这是我家太守给州牧的求援信!」
刘璟迅速接过信,他心中也生出一丝莫名的担忧,在他出征前竟然收到了庞羲的求援信,使刘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看了看信,是庞羲被严颜击败,现在兵微势小,龟缩在巫城县内,恳求荆州出兵援助。
「究竟是巴东战败,还是巫城军队战败?」庞羲在信中没有写清楚,刘璟又问报信士兵道。
「启禀州牧,先是巴东战败,庞俊将军阵亡,严颜军队一路追杀逃跑的残兵到巫城,气焰非常嚣张,庞太守愤恨出击,结果中了埋伏,被杀得大败而归。」
「那现在巫城还有多少军队?」刘璟又问道。
「庞太守已把秭归县守军调去巫城,兵力不足三千。」
「我知道了!」
刘璟让亲兵将报信兵带了下去,这时,司马懿微微笑道:「看来这个严颜也颇会用计,将是一块我们西进的绊脚石。」
「军师不用太担心,严颜虽有点谋略,但螳臂无法挡车,我们大军西进,必会将他的两万军碾得粉碎!」
刘璟凝视远处的一片绿油油农田,他忍不住轻轻嘆了口气,「春天出征,这是我的罪过啊!」
说完,他转身向大船走去,喝令左右,「准备出发了!」
一个时辰后,随着巨大的战鼓声敲响,一千五百艘战船挂起风帆,千帆如云,异常壮观,船队浩浩荡荡向巴蜀驶去,正式拉开了荆州西扩的大幕。
……
邺都,夜幕下,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丞相府前,荀攸在一名家僮的扶持下,从马车里出来,府门台阶上,十几人挑着灯笼,将府门前照如白昼,等候在台阶前的曹植连忙迎上前,躬身施礼道:「父亲在书房等候世伯,请先生随我来!」
荀攸点点头笑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父亲这么急着找我来?」
「具体侄儿也不知,好像和益州有关。」
「哦!益州方面有消息来了?」荀攸捋须问道。
「就在刚才,益州有快信送来,父亲显得很震惊,估计消息不太好。」
益州传来不好的消息,是在荀攸的意料之中,月初他就给丞相说过,刘璟集结大军在江陵,名义上是攻荆南,实际上是在准备对巴蜀用兵了,他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让天子下诏,明确各诸侯的势力范围,不给刘璟越境进攻益州的藉口。
其次建议曹军大举增兵汝南,对安陆郡施压,让刘璟不敢轻举妄动。
第三个建议则是提醒刘璋增兵巴东郡,加强益州自身防御,但不知为什么,丞相併没有採纳前两个建议,也没有向他解释原因,不过荀攸能猜到一二,关键是丞相心态和从前不太一样了,自从赤壁惨败后,丞相明显从进攻转为防御,关注点也从军事转到政治,失去了从前的锐劲。
当然,荀攸也能理解,赤壁大战使中原物资财力损失太大,至今还没有恢復,再想大规模出兵显然不现实,但更重要是丞相年事已高,不再有从前的锐气,转而更注重自己在汉朝的地位。
相反,刘璟却年轻锐劲,充满了朝气蓬勃,兵精民附,又有贾诩、司马懿这样的顶尖人才辅佐,扩张大业处于上升期也就在情理之中。
坦率地说,荀攸也没有抑制刘璟扩张的良策,除非让荆州发生内乱,但似乎又不太可能,江东也更不是威胁,想来想去,也只有出兵干涉一条路了。
荀攸跟随着曹植快步来到内堂,这里是曹操召集心腹幕僚商议军国大事之地,只见丞相独自一人在堂上来回踱步,显得忧虑很重,这让荀攸有一种莫名的伤感。
以前五大谋士,郭嘉病故,贾诩投降刘璟,叔父转向朝廷政务,不再为丞相谋事,而程昱在赤壁兵败后,愧疚于心,一直称病不出,曹丕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人了。
荀攸快步走到堂下,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丞相!」
「公达来得正好,快快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