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当机立断道:「那我立刻发鸽信命封儿增兵秭归。」
其实诸葛亮还是有点担心,因为鸽信到巫城也需要两天时间,这样就算刘封立即增兵到秭归,也需要四天时间了,而秭归县能否坚守住三天,成败就在此一举。
想到这,诸葛亮又道:「为了减轻秭归驻军的压力,我建议我们用围魏救赵之策,进攻江陵,拖住荆州的兵力。」
刘备对这个方案却有些犹豫,他们秘密建造了五十艘渡船,如果渡江进攻江陵,弄不好,五十艘渡船不保,而且北上之军也回不来,这个损失就大了,他沉思半晌没有说话。
诸葛亮明白刘备的担忧,劝他道:「我们也只能赌一次,赌南郡兵力都调去进攻秭归,江陵的兵力不多,如果能拿下江陵,趁机收復南郡,同时也可以将整个南郡一万荆州军俘获,我们的不利形势将彻底改变,而且刘璟不在荆州,贾诩等人不能大规模调兵,这是我们的千载良机。」
刘备虽然也明白这是他们的机会,但他实在是惧怕刘璟,拿下南郡又如何?一但刘璟归来,率领大军杀至,他们一样会全军覆没,拿下南郡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就怕他们南撤交州的机会都没有了。
无论如何,刘备不会再和刘璟争夺荆州,他沉思良久,终于嘆了口气道:「军师,还是放弃进攻江陵吧!」
诸葛亮正要再劝,刘备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我意已决,军师不要再说了。」
诸葛亮暗暗嘆息,在关键时刻,刘备却没有了魄力,不敢夺回南郡,说到底是刘备失去了和刘璟争夺荆州的信心,以他这种心态,又怎么和刘璟争夺巴蜀?
诸葛亮心中也十分失望,但他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他沉吟一下道:「如果皇叔不愿进攻江陵,可以退而其次,还是从宜都县渡江,进攻西陵县,我以为只须两千军队便可,攻下西陵县,断荆州军后路,进攻秭归的荆州军必然混乱,这就为我们赢得了时间。」
这个方案刘备能接受,他欣然道:「就依军师之言!」
……
事实上,刘备没有採纳诸葛亮的夺取江陵之策,将是他最大的战略失误,荆州为了取信于刘璋,在南郡只驻兵一万。
而李严为了夺回秭归县,将功赎罪,已经将大部分军队都调去参战,此时镇守江陵城的荆州军只有一千人,如果刘备採纳诸葛亮之策,夺取江陵,横扫南郡,前后夹击,李严的军队必然会全军覆没,整个形势将大变。
但刘备畏惧刘璟的反攻,不敢再取南郡,一心想进巴蜀,这样便丧失了一个千载难逢之机。
此时就在南郡北面的编县,司马懿正率领两千军队急速行军南下,这时,天下起了小雨,在深秋时节,显得格外寒冷,道路泥泞,行军十分艰难。
但司马懿很担心南郡局势,虽然他们已经看见了编县城墙,但他不想让士兵休息,而是下令继续加速南下,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高声禀报导:「启禀副军师,前方是三岔道,一条路是去宜都郡,一条路是去江陵,还有一条路是去江夏,吴将军请示走哪条路。」
司马懿毫不犹豫道:「去江陵!」
他心里很清楚,此时江陵的安全比秭归还要危急。
第479章 司马懿的第一战
两天后,司马懿赶到了江陵城,江陵城的守将正是向宠,南郡以李严为太守,霍峻为都尉,辛治为郡丞,向宠为参军,他们四人掌管南郡军政大权,其中又以李严为最高军政首脑。
这次南郡发生严重事件,秭归县丢失,郡丞辛治不幸阵亡,李严知道后果十分严重,他和霍峻率领七千军队赶往秭归,只留向宠率一千军镇守江陵,此时西陵县也出了事,向宠更加担忧江陵的安全,他听说襄阳援军已到,心中万分激动,出城来迎接司马懿。
「卑职向宠,参见司马军师!」
司马懿翻身下马,回礼问道:「向参军不必多礼,江陵情况如何?」
向宠嘆了口气,「江陵还好,但我刚刚得到消息,西陵县已被刘备军队攻占。」
司马懿眉头紧锁,西陵县是通往建平郡的咽喉要道,他有些不悦问道:「西陵县到底有多少驻军?」
「大约五百人。」
「哼!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你们竟然只驻兵三百人,我不明白,你们是怎么安排防御的?」司马懿终于忍不住发作了。
向宠满脸羞愧道:「秭归丢失,大家都乱了分寸,一心只想夺回秭归,很多事情都顾不上了。」
司马懿也知道此时责怪他们也没有用,他沉思一下问道:「李太守和霍都尉现在何处?」
「他们现在应该在信陵县,粮草也在信陵县,我已派人从小路绕去信陵县报信,让他们不可大意。」
司马懿点了点头,只要粮草不在西陵县,那李严的军队就暂时不会乱,他才沉思一下又问道:「襄阳有没有消息过来?」
「有!有!」
向宠连忙道:「昨天收到襄阳鸽信,说州牧已经从江东返回,正率领三万援军连夜向南郡赶来,估计明天就能抵达南郡。」
这个消息让司马懿大喜,只要刘璟回来,那么军队调动等等,一切都顺畅了,他心情又好了起来,对向宠道:「西陵县那边暂时放一放,回城再商议。」
司马懿的军队进了江陵城,使江陵守军增至四千人,防御大大加强,向宠悬在半空的心终于放下了,他带着司马懿视察城防,笑道:「我一直想不通,西陵那边只有三百驻军,而江陵守军也不过千人,防御空虚,刘备却去进攻西陵,诸葛亮计谋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