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朗微微一笑,「若仲邈心有此意,我不妨替你去联繫璟公子!」
霍峻大喜,连忙起身深施一礼,「一切拜託巨达兄了。」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奔到门口道:「启禀霍将军,曹大将军率军出城了,蔡中将军请霍将军前去商议。」
霍峻和向朗对望一眼,形势紧急,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尽管南郡军队的到来使曹仁怀了一丝侥倖,或许在乱局中他能保住襄阳,但曹仁最终还是承受不住曹操命令他撤军的压力和徐晃三次派人来请求支援的催促,终于撤军了。
除了曹仁撤军外,蔡瑁也率领五千荆州军跟随曹仁撤军,毕竟蔡家是荆州第一世家,曹操没有放弃荆州,所以蔡瑁还不能丢掉,除了蔡瑁外,蔡和也跟随撤军了。
襄阳城留下了蔡中、张曲和霍峻,以及一万五千军队镇守,曹操随即封蔡中为忠武校尉、封爵宜亭侯,命他全权镇守襄阳。
襄阳城头上,蔡中望着曹仁率五千军向西而去,曹仁的话还在他耳边迴荡,公可暂守襄阳,待某援助隆中后,大军一併返回……
蔡中的眼中充满了鄙视和冷笑,曹仁真的当自己是白痴吗?居然还说这种话,什么忠武校尉、宜亭侯,统统见她娘的鬼,这分明就是给自己的谥号。
「大哥,非小弟不仁,而是你先不义!」蔡中一阵咬牙切齿,眼中充满了仇恨,相比曹仁,他更恨大哥蔡瑁,曹仁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大哥却直接把自己出卖了。
这时,张曲在一旁担忧地问道:「四哥,我们该怎么办?」
蔡中冷笑一声,「不用担心,天无绝人之路,找人把霍峻请来,我们三个合计合计!」
两人来到蔡中的大帐里,蔡中从桌上取过一本册子,递给张曲笑道:「这是襄阳城目前大户人家的清册,一共三百八十五户,既然他们走了,那我们发财的一刻也就来了。」
张曲接过册子翻了翻,虽然是发财机会,但他现在更关心自己的退路,他把册子往桌上一扔,嘆口气道:「说说退路吧!我想知道天无绝人之路在哪里?」
蔡中阴阴一笑,「南郡的军队不是在平安镇吗?咱们把襄阳卖给他们,一定可以卖个好价格。」
张曲眼前陡然一亮,他也知道蔡中不会投降刘璟,投降南郡倒是一个好办法,他忽然又想起一事,眉头一皱道:「那霍峻怎么办?他肯跟咱们干吗?」
「哼!给他面子他若不要,那就一刀宰了他!」蔡中恶狠狠道。
这时,帐外传来士兵禀报:「霍将军来了!」
只见帐帘一挑,霍峻快步走了进来,「出了什么事?」
蔡中虽然被升为校尉,封了爵位,但他却不敢由此居高临下,毕竟霍峻之军是他自己的部属,轮不到他蔡中发号施令。
蔡中嘆口气道:「告诉霍将军一个坏消息,现在襄阳城内就只有我们三人了。」
霍峻瞪大了眼睛,故作惊讶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旁边张曲接口道:「很简单,我们被抛弃了,霍将军,一起商量一下退路吧!」
一边说,张曲一边用一张纸将大户清册盖住了,他瞥了蔡中一眼,蔡中明白他的意思,此事先不要告诉霍峻,万一他不同意,大家会闹翻,那样就不会合作了。
蔡中又干笑一声道:「实不瞒霍将军,我们打算和南郡讨价还价,不知霍将军愿不愿意……」
蔡中的话没有说完,但后面的意思已不言而喻,霍峻沉思良久,长长嘆息一声道:「我就是南郡枝江人,能回家乡,是我梦寐以求之事。」
霍峻又向蔡中深施一礼,「霍峻愿跟随蔡公!」
檀溪距离襄阳城约六里,是一条宽约五六丈的中等河流,它发源于襄阳南部的荆山山脉,由无数条小溪汇聚而成,蜿蜒流淌百里,在襄阳注入汉水。
从襄阳向西过檀溪,一共有三条官道,相应也就是三座桥樑,相距两三里,当曹仁率领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过檀溪,这三座桥樑也就随之冷清下来。
不过三座桥樑的冷清却不到半个时辰,随着一支三千人的军队疾速赶到,使三座过河大桥顿时热闹起来。
为首大将是武昌人苏治,苏治是苏飞之弟,当年在黄祖手下为牙将,现升为别部司马,为甘宁手下部将,他奉甘宁之命从襄阳码头赶来,拆毁檀溪大桥,截断曹军返回襄阳的退路。
「立刻拆毁大桥!」苏治高声令道。
三千士兵立刻兵分三路,向三座大桥奔去,苏治立马横枪,注视着士兵们拆毁第一座大桥,不时抬头向四周望去。
四周非常冷清,原本这一带是人口众多的檀溪乡,分布着七八个里,随着曹军的两次南下,各乡里的民众大多逃离,半天看不见一个行人,河中更不见船只。
就在这时,忽然南面一阵骚乱,只见无数的士兵奔逃而至,苏治一怔,高声喊道:「发生了什么事?」
「苏将军,南面来了一支军队!」
苏治吃了一惊,搭手帘向南方望去,只见尘土飞扬,一支军队正疾奔而至,片刻沖至眼前,为首大将胯下赤兔马,手执青龙偃月刀,正是关羽关云长。
关羽马速极快,一阵狂风般沖至苏治眼前,苏治招架不及,只见关羽手起刀落,竟将苏治胯下战马马头一刀噼飞,战马惨死倒地,将苏治掀翻落地,滚出一丈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