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之上,船只相隔较远,不像陆战可以用鼓声下令,因此命令必须非常精准,主船之上,两支红色战旗挥动,这是向后面的大船发出旗语,后面的战船同样在传播旗语,很快,刘璟下达的命令传遍了全军。
红旗是攻击信号,一支红旗是指射箭,两支红旗代表重击,也就是使用投石机和石砲,三支红旗是散击,船只可以随意进攻,而刘璟下的命令是重击,那就是指用石砲和投石机对付岸上曹军。
一艘艘千石大船开始掉头离开队伍,向岸边靠近,士兵们启动了安装在船舷边的投石机和石砲。
船用的投石机和石砲都比较小巧,平时是放置在船舱内,只有临战时才会推出来,固定在船舷边。
石砲主要是射击滑石,七八斤左右,并不针对人,主要用于近距离攻击对方战船,也可以用于摧毁岸上的一些建筑,用石砲来攻击沙袋墙显然没有意义,今天的进攻手段主要是投石机。
一架架小巧的投石机出现在船舷边,士兵迅速将它固定在专门的铁楔上,这种投石机用绞盘操纵,三名士兵便可以操纵,可以将十斤重的物体抛射到百余步外。
随着数十艘大船渐渐靠近岸边,沙墙后的曹军士兵开始紧张起来,于禁迅速估算射程,已经进入弩箭的射程。
他立刻高声喝令道:「弩箭准备!」
一阵急促鼓声响起,五千把军弩刷地举起,对准了缓缓靠近的大船,曹军士兵的手指勾上了悬刀,随着船只越来越近,于禁大喝一声,「射!」
清脆的梆子声敲响,五千支箭密集着射向离岸边极近的大船,船上士兵纷纷蹲下,躲在船舷后面,但还是有几名江夏士兵躲闪不及,被弩箭射中,惨叫着从船上栽下。
就在第一轮弩箭结束,第二轮弩箭还没有射出之时,江夏战船也开始了进攻,一片砰!砰!声响,一只只装满火油的密封陶罐被投石机抛射出来,唿啸着射向沙墙掩体。
陶罐落地破裂,火油流满一地,曹军士兵并不知道这种气味难闻的液体是何物,大多没有放在心上,继续向大船放箭,第二轮弩箭又射向战船。
于禁却暗暗惊疑,他快步走到沙袋墙前,用手指沾一点液体,放在鼻子上嗅了嗅,这种刺鼻的味道令于禁勐然想起一物,这是石炭油!
这应该就是传闻中江夏军战胜江东军的秘密火攻武器,两年前,曹军在濮阳也发现了石炭油,于禁见过,但那种石炭油是黑色而粘稠,不像这般清亮,但气味却差不多。
于禁心中顿时大急,高声令道:「传令,立刻撤离!」
第248章 清船
就在于禁传令的同时,一只只燃烧的火球从大船上抛射出来,翻滚着射向沙墙,火球点燃了满地的火油,轰!大火顿时迅勐燃烧起来,沙墙内外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无数曹军士兵身上被火点燃,惊恐万分地回头奔跑,在地上哀嚎打滚,惨叫声响成一片。
于禁急得大喊:「撤退!火速撤退!」
五千曹军士兵纷纷从火堆里撤出,向后方撤去,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至,举令箭对于禁高声道:「于将军,主将有令,命弓弩军立刻撤回军营!」
于禁本想后退百步,再继续用弩箭射击即将下船的江夏军,但曹仁有令,他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全军撤回军营。
这时,北方传来一阵阵战鼓声,两万长枪步兵从军营内列队而出,铺成长长的方阵,五十人为一排,声势浩大,一眼望不见尾,快步向码头奔来。
码头前的沙墙依旧在熊熊燃烧,但江夏水军并没有下船,三百艘战船在江面停泊,和岸上杀来的两万曹军长枪兵遥遥对峙。
刘璟负手站在大船上,望着岸上曹军如临大敌,他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既然曹军被成功拖在樊城,甘宁那边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
曹军占领樊城已经有五天,因苦于无船而无法渡江南下,但曹仁并没有束手无策,他派人到沿汉江北岸及其支流四处收集船只。
五天时间内,曹军还是收集到各种民间船只三百余艘,这些船只虽然大多为小渔船,并非大型渡船,而也能一次集中渡两千余人过江,一夜之间能渡兵万人,勉强能完成曹军渡兵南下的任务。
不过对于正式南征的军队来说,一般不会採用这种小船渡江,小船渡江非常危险,一是运载小,尤其难以运载战马,但更关键是撤退将成大问题,一旦南征不利,就很难撤回北岸了,甚至会导致全军覆没的危险。
所以曹仁虽然徵集到三百余艘小船,但他还是不想用这种小船渡江,他准备将这些小船改造后成为小规模渡江的战船。
将一支支小规模的曹军投入到南岸,骚扰荆州各郡县,破坏荆州的春耕和攻占小县城,打击荆州民心和军队士气,使荆州军队不胜疲扰,为明年的主力曹军南下打下基础。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三百余艘小船对荆州南岸还是颇有威胁。
目前,三百余艘战船主要集中在比水下游处的芦湾,那是一处天然的湖湾,位于樊城以东,距离樊城不到十里,可以停泊上千艘小船,曹军便是在这里缴获了百余艘比水上的渔船,目前这里有千余驻兵。
比水是汉水的一条支流,上游由六七条小支流汇聚而成,每条小支流都宽数丈,支流汇集使水面迅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