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432页

第432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可无论他怎么喊,没有一个人听从他的号令,他的喊声很快被淹没在士兵惊恐的叫喊声中,几名亲兵见形势危机,大叫道:「校尉,快走!」


    张允心已胆寒,调转马头便逃,这时,江夏骑兵唿啸杀来,瞬间冲进了荆州水军中,以百人为一队,将荆州水军零碎分割,杀得敌军人头滚滚,尸横遍野,荆州水军哭爹喊娘,四散奔跑。


    刘璟见敌军已溃,又再次下令:「投降者免死!」


    数十名骑兵飞奔而去,举令箭在队伍中奔跑大喊:「太守有令,投降者免死!」


    「太守有令,投降者免死!」


    命令迅速在队伍中传播,江夏骑兵开始改变了作战方式,不再杀戮突击,而是向两边布网,截断荆州水军退路,将他们包围在西城外的旷野里,旷野里到处大喊:「投降者免死!投降者免死!」


    荆州水军奔逃无路,纷纷跪地投降,黑夜中,跪满了数千名投降的荆州水军。


    但张允却逃脱了战场,他拼命打马向南奔逃,企图逃回军营,他根本不管自己的亲兵,早已将他们甩得无影无踪,就在这时,战马忽然急停,前蹄高高扬起,月光下,一株大树倒下,拦住了去路。


    就在战马扬蹄的一瞬间,一个瘦小的黑影从旁边大树上一跃而下,将张允从马上扑倒在地,张允刚要挣扎爬起,埋伏在树林两边的十几名士兵勐扑上来,将张允死死摁倒在地,用绳索将他捆绑起来。


    黎明时分,刘璟在三百骑兵的严密护卫下,缓缓骑马进了荆州水军大营,此时水军大营内大势已定,二十几名效忠于张允和蔡瑁的将领被关押起来,其余将领纷纷表示,愿意转为江夏军,效忠于刘璟。


    不仅是军官,包括一万五千水军和近千艘战船也一併投降了江夏军,早在四更时分,李俊已经率领数百艘江夏战船已经驶进了宜南湖,江夏军完全控制住了水寨。


    刘璟进入了军营,副尉陈朔率领两百多名将领迎了上来,众人在陈朔的带领下一起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太守!」


    刘璟连忙翻身下马,将陈朔扶了起来,笑着安慰他道:「陈副尉不必多礼,请起!」


    陈朔嘆了口气道:「末将看不清形势,迟迟未能为太守效力,深感惭愧。」


    刘璟笑了笑,「我们都是为州牧效力,说到底都是一家人,陈副尉不用这般自责,说起来我们是不打不相识,另外我还要谢你为我保全了十五匹种马,那对我可是至关重要。」


    陈朔心中暗喜,连忙道:「末将只是举手之劳!」


    刘璟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又走上前对众人拱手抱拳道:「各位将军既然愿意跟我刘璟混,那我只有一句话,从今以后,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我刘璟绝不会让大家失望,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该有的,大家都会有。」


    刘璟望着众人兴奋的脸庞,又缓缓道:「但一切都一个前提,那就是恪守军纪,说白了,就是按规矩办事,大家都是军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众人轰然答应,「愿为太守效力!」


    刘璟心中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帮军油子,自己在谁规矩,他们却表示效忠,难道自己的规矩就是效忠吗?


    估计张允的规矩是这样,这还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刘璟也不再多说,又安抚众人几句,便码头走去。


    此时天色清明,从码头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整个大湖,湖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战船,这个结果令刘璟非常满意。


    军队他虽然很在意,但他更看重这些战船,夺取了荆州水军战船,一旦曹军南下,他们就将无船可用,就算造船也需要一年的时间,这就给他争取到了机会。


    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赶来,躬身道:「徐长史来了!」


    刘璟大喜,有些事情他正要和徐庶商议,没想到徐庶便来了,他立刻道:「请他到大帐相见!」


    不多时,徐庶带着几名文官快步走来,见到刘璟便笑道:「太守,那十五匹种马追回来了吗?」


    刘璟点点头,指着旁边陈朔笑道:「追回来了,多亏陈副尉事先安排,我就害怕被张允送去襄阳,或者在乱军中失踪,是我运气好。」


    这时,身后几名文官向刘璟躬身施礼,「参见太守。」


    为首文官正是马良,他已被任命为从事,为徐庶得力助手,而原来的从事卢升,已出任夏口县令,他的职务便由马良来替代。


    后面还有三人,一个是刘先外甥周不疑,一个是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另一人也是刘先从侄刘敏,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徒。


    这三人都暂时出任书佐,参贊军务,实际上也是刘璟的幕僚。


    刘璟对众人笑道:「大家来得很及时,正好要烦请大家替我整理水军资料文书,辛苦各位了。」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尽心效力,刘璟便请陈朔带众人去了,他这才和徐庶进了大帐。


    两人坐下,徐庶先问道:「太守是想保持宜城水军,还是撤回江夏?」


    「我考虑先撤回江夏,襄阳军队离这里太近,而且占领宜城会落下口实,战船和水军还是转移去江夏比较好。」


    徐庶笑了笑,「其实我也是这个想法,现在战船至关重要,一旦曹军发现这一点,他们就会不顾一切来进攻宜城县,还不如直接迁往江夏,这是上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