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407页

第407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他和几名士子一路前来,对他们了解颇深,除了曹林稍有才学外,其他几人都是平庸之士。


    尽管如此,刘璟还是给了他们优厚的待遇,连他们自己都想像不到,这就有一点千金买骨之风了。


    还有「无论贵贱,唯才是举」的鹿门试取。


    这些都给董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深深感受到刘璟对人才的渴求,感受到了刘璟的远大抱负,他现在虽然只有江夏一域,可一旦刘表去世,那么以他的强势,刘琦和刘琮能和他争锋吗?


    或许自己真的可以考虑留在江夏,只是父亲那边怎么交代?父亲坚决反对他在荆州谋职,这让他有点为难。


    董允沉吟片刻,他看了一眼刘璟,见他正全神贯注地批阅军务文书,便迟疑着说道:「璟公子!」


    「休昭兄,什么事?」刘璟停住笔笑道。


    「我想去一趟江夏书院,不过不用公子相陪,只给我一匹马和一名嚮导便可。」


    刘璟点头欣然答应,「回到武昌,我就给你安排!」


    董允在江夏书院找到了蒯良,他听刘璟说过,蒯良是江夏书院院主,而蒯良和他父亲董和关系极好,董允年少时经常去蒯府做客读书,可以说,蒯良是他的世伯。


    他乡遇旧识,使蒯良喜出望外,把董允请到自己的书房,笑呵呵让他坐下。


    「贤侄怎么会想到来江夏?」


    「小侄本打算去江东游歷,路过江夏,正好遇到璟公子,蒙他热情陪同游歷江夏,在江夏已留了六日。」


    「哦!贤侄和璟公子很熟吗?」


    董允摇摇头,「并不熟,这次是第一次相见。」


    蒯良心中有些惊讶,刘璟竟然陪了董允六天,要知道刘璟公务之繁重,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他哪有时间陪同一个普通士子游歷江夏。


    想到这,蒯良不由又看了一眼董允,他知道这个贤侄从小被誉为神童,他父亲施教有方,使他的聪明才智用到学识上,十一二岁时,董允的才学便不亚于成年人。


    他和兄弟蒯越也常常说,此子长大后必成大器,在几年前,董允的才名就传遍了巴蜀,如此大才,看来刘璟也是想把他留在江夏。


    蒯良暗暗思忖,「自己倒可以助刘璟一臂之力。」


    想到这,蒯良笑眯眯道:「我没猜错的话,贤侄是想去江东谋职,对吧!」


    董允心思被蒯良点破,有些尴尬的点点头,「我最初确是这样打算。」


    「贤侄,不是我说你,江东孙权虽然号称礼贤下士,但这个『士』也是要有前提,必须是名望之士,江东世家优先。


    像贤侄这样刚过弱冠的年轻人,既无名望支撑,也无名士推荐,而且又是荆襄巴蜀人,试问吴侯何以用你?运气好,可做一书佐,熬到四十岁,或许有出头之日,运气背一点,盘缠用完就得打道回府,贤侄,不要太相信传言,其实在哪里都是要凭人脉关系。」


    董允默默点头,其实他这两天也考虑过了,与其茫然去江东谋职,不如接受刘璟的热情,至少刘璟放下身段、不辞劳苦陪同自己,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想到这,董允嘆口气道:「去江东是我最初的想法,但现在我又有点想留江夏,回报璟公子的知遇之恩,就有点担心父亲不同意,他坚决反对我在荆州谋职。」


    蒯良微微一笑,「这很简单,你就安心留在江夏书院读书,我推荐你进江夏书院,你父亲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也就不会为难你了。」


    董允在路上想到的就是这个办法,既然蒯良主动提出,他也不推辞,立刻起身深施一礼,「晚辈以后就麻烦世叔了!」


    第224章 议婚


    不久,襄阳便传来消息,刘表批准了刘先和江夏的谈判协议,正式任命刘璟为江夏太守。


    刘璟随即下令遣返四千荆州战俘,与此同时,限兵令也正式生效,江夏总兵力不得超过一万两千人,而此时,江夏的总兵力正好为一万两千人。


    随着刘璟被任命为江夏太守,江夏郡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时间又过了一个月,建安九年的旦日即将到来,武昌城和柴桑城开始张灯结彩,这却不是为了迎接新年,而是为了另一个喜庆日子,江夏新太守刘璟的大喜之日也即将临近。


    汉朝和后世的朝代一样,在婚姻流程上都依照六礼而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但由于六礼过于程式化和繁琐,普通民众大多不拘泥于六礼,操办婚事更加实际,而上层社会的婚礼仪式虽然十分隆重,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纳采就是求婚,一般而言是男方向女方求婚,但也不尽然,比如梁鸿因品行高尚,很多权势之人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便纷纷向他求婚,也有父亲为子女求婚,最着名的便是吕公觉得刘邦有贵相,提出把女儿吕雉嫁给他。


    秦汉时期社会宽容,也有很多子女自择配偶的情况,如平阳公主喜欢卫青,刘璟和陶湛两情相悦等等。


    当然,一般都要经得父母同意才能婚配,若父母不同意,往往就会出现类似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轶闻,不过这对卓家却是丑闻。


    而问名,主要是配八字,而占卜师收人钱财,自然不会坏人好事,几乎都是大吉大利之因缘,所以问名也只是一个形式。


    问名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同姓成婚,同姓不得相娶,这一点在秦汉很被看重,尤其在汉初,因为很多人家因为各种原因改了姓,所以必须要事先确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