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淡淡道:「黄太守免礼,请坐吧!」
黄祖忐忑不安地在最下首一个位子上坐下,他刚要开口,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走到刘表身边低语几句,刘表脸上露出一丝讶色,居然这么巧,刘璟也来了。
他便对众人道:「军侯刘璟在外求见,各位高官以为,是让他上堂参与会见,还是另外接见他?」
蔡瑁脸色一变,这个时候刘璟出现,将对黄祖极为不利,他起身施礼道:「启禀主公,文德堂只允许六百石以上官员上堂,刘军侯只是四百石中下级军官,尚无资格上堂,等级森严,请主公明鑑!」
他话音刚落,对面的文聘却道:「蔡军师只说了其一,未说其二,文德堂也叫庆功堂,是表彰有功将士之处,新野之战,主公就在这里表彰了数百有功将士,那时莫说六百石高官,就算是二百石伯长也出列受赏,璟公子率领两千弱兵击败两万江东虎狼之军,保住了柴桑,可算得上大功?该不该表彰?」
文聘身为新野之战主将,一直对刘璟在新野之战未得任何奖赏而耿耿于怀,今天蔡瑁说他不够资格上堂,文聘再也忍不住,仗义执言。
大堂内一片窃窃私语声,蔡瑁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心中暗暗恼恨文聘,在这关键时刻,竟然当众削自己颜面。
这时,参军蒯越站起身笑道:「主公,文将军说得极是,璟公子在柴桑立下大功,本该封赏,下官贊成文将军的建议,可命他上堂。」
众人纷纷表示贊成,刘表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依诸位高官之意,宣他上堂!」
刘表随即令道:「命军侯刘璟上堂!」
「州牧有令,军侯刘璟上堂!」
第152章 主堂争执
片刻,刘璟快步走进大堂,正好和坐在最后一排的黄祖相对而视,今天刘璟是特地来拜见刘表,不料正好遇到黄祖述职。
两个早已撕破了脸皮,此时仇人相见,份外眼红,黄祖瞳孔收缩,小眼睛眯成一线,闪烁着慑人的凶光。
不过今天黄祖打定主意以低调卑恭的姿态会见,那么就算在刘璟面前,他也不会露出真面目。
黄祖站起身,笑眯眯地拱手笑道:「没想到在这里遇见璟公子,我一直要感谢璟公子,在柴桑杀退江东军,保住了江夏,请公子受我一礼。」
说完,黄祖深深向刘璟行一礼。
刘璟微微一笑,回礼道:「柴桑获胜,并非刘璟一人功劳,是柴桑军民齐心协力的结果,还有黄公子及时来援,今天,我刘璟宁可不要功绩,也要保奏黄公子大功。」
黄祖呵呵一笑,「璟公子爱护犬子,黄祖铭记于心。」
大堂上,众人均感到惊讶,传言刘璟和黄祖不和,可今天看来,两人的关系也并非恶劣,居然互相谦让,互表功绩,关系十分融洽,可见传言也不可尽信。
众官中,只有蔡瑁和蒯越面带冷笑。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眼前的局面,江夏杀机四伏,战争一触即发,两人的表面客气掩饰不住眼前的危机。
但刘表却面无表情,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黄祖,从黄祖今天的低姿态,尤其对刘璟卑恭有加,刘表便明白了黄祖这次襄阳行的用意。
黄祖是想和自己和解,保住他的江夏之位,刘表心中冷笑一声,和解不是不可以,关键是黄祖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想到这里,刘表心中就有了分寸,今天述职走走形式便可,不用谈及实质问题。
刘璟快步走进大堂,行一拜礼道:「卑职樊城军侯刘璟参见州牧!」
刘表一摆手,「刘军侯请起!」
见到侄儿,刘表心中着实欢喜,替自己打退了江东军的进攻,又趁势夺取了柴桑,改变了江夏的格局,否则今天黄祖不会这么低调地前来认罪,是要好好封赏刘璟。
其实怎么封赏刘璟,刘表心中早有定计,甚至在刘璟出发去柴桑前他便考虑过,只是没有想到,刘璟的胜利来得这么快。
刘表看了一眼蔡瑁,见他一脸紧张,又远远地瞥了一眼黄祖,他也显得心神颇不宁,坐立不安。
刘表笑了笑,对蔡瑁笑道:「军师以为,军侯刘璟可封何功?」
刘表的问话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按照正常流程,应该是军功官当众宣读刘璟功绩,并按照刘表事先拟好的封赏,三读后没有人反对,那就正式通过了。
而今天一不宣功,二不读赏,州牧便直接去问蔡瑁,着实令人费解,不过很快大家便明白过来,刘璟的柴桑之战和黄祖有关,今天两人同时露面,非同寻常,恐怕刘璟的封赏不会那么简单。
大殿里一片沉默,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蔡瑁,蔡瑁没想到刘表把这个难题扔给自己,不过这也是刘表给他的机会。
蔡瑁沉吟一下道:「军功评定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杀了多少敌人,战争大小如何,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评功依据,评出的功绩才能让人信服,这样封赏也才能和功绩对应……」
蔡瑁刚说到这,坐在他对面的文聘却不满道:「当初新野之战时,军师也说了这番话,结果璟公子的功绩便被一笔抹杀,难道这一次军师也打算将璟公子的战绩一笔抹杀吗?」
蔡瑁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冷冷道:「我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抹杀璟公子功绩的意思,文将军为何要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