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包青天之冤案 > 包青天之冤案(620)

包青天之冤案(620)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在古色古香的汴京,有一位大人,他名叫包拯,因其刚正不阿、铮铮铁骨而闻名于世。相传,包公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常独自在月光下思考案情,心中怀着一股为民除害的信念。此刻,他正在一间朱红色的厅堂中,桌上摆着一盏明亮的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包大人,今夜的月色真美。”站在包拯身旁的南侠展昭,微微一笑,剑眉入鬓,身材修长,英气逼人。


    “展昭,你这游侠之风又来了。”包拯撇了撇嘴,笑道:“快说正事。近日我收到了一封信,提到一个离奇的冤案,需得你我前去调查。”


    展昭一听,立刻收起笑容,声音低沉,“这案子究竟如何?”


    包拯接过信件,认真地念了出来:“某府邸的千金朱韵,一夜之间惨死于家中,死前留下一句‘冤屈,冤屈’的怪声。据闻,此千金生得貌美如花,肌肤如雪,身材婀娜,令无数文武俊杰倾心。如今她却惨遭毒手,案情扑朔迷离。”


    “看样子,这案子不简单。”展昭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此时,师爷公孙述捧着一份竹简走了进来,言语中带着一丝紧张,“包大人,我也听说了此案,相信真相蕴含在这信中。”


    “且慢。”包拯摆手,心思缜密的他拿起防尘的玉石,打量了一下公孙述,接着道:“你是否知晓这朱韵的背景?”


    “朱家乃是当朝显赫之族,千金从小聪慧,才貌双全,许多公子哥都对她倾心,但她心系的却是府中一个名叫王朝的侠士。”公孙述解释道,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


    “王朝?这岂不是与展兄的仇家有染?”包拯脸上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此王朝纵然技艺高超,然性子刚烈,常惹麻烦。”展昭摇头,表情凝重。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查明真相。”包拯坚定说道。


    次日,包拯带着展昭、公孙述、以及两位助手马汉和王朝,前往朱家进行调查。走到朱家门口,庭院里盛开的白色玫瑰花香扑鼻而来,映衬出朱家的富丽堂皇。然而,四周的气氛却显得阴郁而沉重。


    朱家的家仆见他们到来,焦急地说:“包大人,朱小姐的死实在太冤屈,晚上的宴会上,她与王公子有过激烈的争执,随后就被发现死于卧室……”


    “争执的内容你可知晓?”包拯明亮的眼睛扫视着仆人,准备将他的话语一字不差地记录在心。


    仆人结结巴巴地道:“听说是因为朱小姐的父亲不容许她嫁给王公子,后来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那么朱小姐生前有无其他的敌人?”包拯继续追问。


    仆人犹豫片刻,叹息道:“听说她与某个富家公子有过密切来往,导致与王公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闻言,包拯心中暗自盘算:“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可能的线索。”


    在朱家所在的城镇,包拯等人先后调查了朱韵的朋友和知交,逐渐揭开了朱韵生前的秘密。她确实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她的贴身侍女透露:“朱小姐与一位神秘的富家公子交往甚密,但她心中仍对王公子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那位富家公子是谁?”公孙述问道。


    “他叫崔天佑,家世显赫,曾对朱小姐百般追求。”侍女低声道。“可朱小姐总是拒绝,最终她的拒绝导致了两位公子间的争执。”


    “难怪王朝会气愤!”包拯的眉头紧锁,暗自揣测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夜色渐深,众人回到客栈,包拯一举手,抚摸着桌上的墨砚,似乎思考着什么。展昭则趁机与王朝聊起了各自的经历,话题渐渐偏向了朱韵,王朝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痛苦。


    “我爱她,但她似乎对我并不真心。”王朝的声音低沉仿佛能吞噬所有光亮。


    “这世上的事情,未必如表面那般简单。”展昭一手托着下巴,缓缓说道。


    “或许她与崔天佑的交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包拯瞪大眼睛,突然打断了他们的交谈。他想到了潜伏在暗处的真相,决定当机立断。


    “现在我们必须找到崔天佑,问问他和朱韵之间到底有什么秘辛。”包拯说。


    次日,他们赶往崔家,却在门口遭遇了崔家的侍卫阻拦。包拯未敢大意,准备以智取胜,反倒将崔天佑给惊了出来。


    崔天佑见到包拯,心里暗喜,连忙迎了上去,“包大人,您今日前来,有何高见?”


    “若真有高见,何必借助于身世背景。”包拯冷冷道,目光如鹰隼般犀利。


    崔天佑神色微惧,连忙解释:“我与朱小姐之间的关系纯粹,只是心意未遂,我并不愿她与他人有任何牵连。”


    “你我心知肚明,再藏也无妨。”展昭手握剑柄,虽是冷言,却不失威仪。


    “我的确和朱韵有过交往,但她心中的真爱却是王公子。”崔天佑最终被逼迫得无奈承认。


    包拯的眉宇之间隐隐闪烁着聪慧的光芒,“那么,你可知她为何痛苦地解脱在黑夜之中?”


    此时崔天佑神色一变,神情忧恼不已,“朱韵曾对我提过,不想再被父亲逼婚,我却无能为力。”


    “与否我无从知晓,但你的个中缘由似乎藏着更深的秘密。”包拯冷冷一笑,抬手一挥,将整个局面瞬息间拉入悬念。


    随着调查的深入,包拯一行发现,朱韵近邻的一个老汉也曾见过那晚的情景。老汉讲述道:“我在夜深时听到了一阵争吵声,接着就是一声尖叫。”


    “那尖叫像极了朱小姐的声音?”包拯探询道。


    “的确,我记得她说过‘冤屈’二字。”老汉沉思,似乎在回忆着那一瞬间的惊慌。


    “老汉,你可知那时是否有其他人进入朱家?”展昭急切询问。


    老汉似乎一下子回过神,“我曾见过一个身材修长、面容英俊的年轻人鬼鬼祟祟地出入!”


    “可他就是朱小姐的笼络心上人——崔天佑?”王朝将枪口对准崔天佑,立刻驳驳道,“你可有证人!”


    “你可知崔天佑在夜间的行动吗?”包拯完全无视王朝的威胁,目光若有所思。


    “崔天佑绝对与她的死无关!我……我从未离开!”崔天佑竟剧烈反驳。


    包拯微微摇头,须臾之间声音更冷,“你的口供如同木头,给大理寺留下了很大的疑问。”


    夜幕再次降临,包拯一行人决定设下圈套,接连引走崔天佑,等待揭开真相的一刻。


    时光荏苒,待到捉拿之时,他们四人全都藏身于朱家后院,隐秘的夜色为他们藏匿了身形,等待凶手的落网。


    不久之后,崔天佑果然狼狈而至,神情慌张。包拯瞥见后果断出击,展昭则在其身后狞笑迭起,堵住了其去路,直逼出其归根究底的真相。


    “不要杀我!我只是想拯救朱韵脱离家族迫害!”崔天佑面色苍白,手足无措地挣扎。


    “那为何会杀了她?”包拯怒视,直逼其关键所在。


    “我本想带她离开,没想到她拒绝了大婚,一气之下我恼羞成怒……”崔天佑情绪崩溃,而后独自哭泣。


    “善恶终究自有报,证据就在眼前,你我不需再逃避。”包拯顺势将崔天佑和王朝一起示之于众。


    经过一番调查与询问,朱韵在其无意中终至无辜,非但无辜事件揭露而终止,崔天佑也是被偶然卷入,最终得以洗脱与归罪。


    案件结束后,纵使长官大人、南侠展昭乌龙后犹疑重重,众人方才得知真相背后,而这一切皆因四周的情感羁绊,最终化入战斗与情感的纠葛之中,重重的线索穿插成布。


    正如波动波动水,虽多情却一曲中,包拯不愧非凡之觉悟,冷静有序欲揭开无罪案。南侠展昭绰约之姿与众人共襄此事,方才成就此如梦之境。


    而包拯心知此案将会隐存在岁月的长河,蓦然回首,恩怨情仇或许只不过是数点繁华,流于无形。


    就这样,包拯继续为民除害,展昭伴随在侧,师爷公孙述和硬汉马汉始终不会缺席,他们的身影在汴京的街道上留成一道道的背影,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传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