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 > 第349章 穆元修的好建议(1)

第349章 穆元修的好建议(1)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柴大嫂先和柴大哥商议下吧,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别家的事情,咱们太干预不太好。”李玉竹说道。


    柴大嫂叹口气,笑着摇摇头,“玉竹姑娘,还是你想得周到。”


    李玉竹笑了笑,不置可否。


    并不是她想得周到,而是她前世在医院时,见了太多的世态炎凉。


    年迈的父母生了重病,子孙们怕花钱嫌累赘,不肯让大夫医治他们家的老人,任其自生自灭。


    若是别的病,还能走得体面。


    可是这个病发展下去,会毁掉老者的一世英名。


    幸好那时他们糊涂了,若是在天之灵看得到,该是崩溃的吧?


    回到柴记香烛铺子,柴大嫂马上去找她相公柴大公子商议这件事情。


    柴大公子说道,“我记得赵姑祖母最疼小女儿,这次姑祖母的生辰宴她居然没有回来,是不是这样引得着急她发病?要不,咱们写封信给景姑太太,问问她的意思。”


    柴大嫂眸光一亮,她忙说道,“对对对,这个主意好,不过,咱们不能明里说,言语要暗示着说。”


    柴大公子笑道,“这个自然。”


    于是,两口子就商议起了如何写信。


    柴大公子写了草稿后,柴大嫂拿了来给李玉竹和柴娥英看。


    大家一起推敲着用词。


    李玉竹说道,“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直接写。”她看着柴大嫂和柴娥英,“说赵老太太总将我看成景姑太太,还问我断奶没,她要是有心,一定会看出来端倪。”


    亲娘七十大寿,女儿不回来拜寿,着实不该啊。


    柴大嫂说道,“这主意好,我马上叫你们大哥加上去。”


    她将三人商议的结果,说给相公柴大公子听。


    柴大公子也赞同。


    他将信重新写了,封进一个专门装信纸的小竹筒里。


    信十分紧急,他没有央求熟人代送,而是派了铺子里的小伙计,骑上快马去送信。


    这时期没有送信的部门,各县的驿站只送官府公文或军报,普通百姓是享受不到驿站福利的。


    送信的事,民间百姓都是央求熟人相送。


    给一点钱,让熟人稍带着送到目的地去。


    但让熟人送,弊端很多。


    一是什么时候送到不确定,二是能不能百分百送到,也不确定。


    柴大公子急着送信,没有找前往京城送货的熟悉掌柜,而是让自家的伙计代送。


    伙计吃了顿饱饭,带着换洗衣裳和干粮,戴了遮阳的斗笠,又将挡雨的蓑衣捆在马上备用,将一寸来长的信筒放进腰间夹层荷包里放好,拿了柴大公子给的一点钱,当天就往西北地的京城赶去。


    李玉竹看着那伙计骑马远去,心里暗暗叹道,她一家子被发配来此,走了一个多月,这伙计是单人单行速度会快一些,但最快也要大半月才到,一来一去,也是一个多月后了。


    希望赵老太太的病情不要发病太快。


    ……


    明天是果果的周岁生辰日。


    柴娥英和李玉竹,打算今天下午就回村里去。


    她们来向县令夫人辞行的时候,县令夫人笑着道,“先别忙着辞行,先在我这儿坐会儿,晚点回去吧。”


    李玉竹说道,“夫人可是有事情吩咐?”


    柴娥英也看着她。


    县令夫人笑着道,“没有,是李大公子来了。”


    柴娥英一怔,李大公子?


    李玉竹先反应过来,笑着道,“是我大哥来了?他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县令夫人笑道,“是穆元修带他来的,他说来接妻儿回家去,我又听穆元修说,明天是果果的周岁生辰日,家里打算办宴席,所以赶来接你们。”


    “这么远,这大老远的,我们又不是不认得路。”柴娥英红了脸。


    她说话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县令夫人听到了。


    县令夫人笑着道,“你认得路,可他不放心呀,这么年轻的娘子,哪能不管的?”


    柴娥英的脸色更加红了。


    李玉竹问道,“夫人,我大哥现在在哪儿?”


    “在和大人说话,现在在书房里。”县令夫人笑道。


    李玉竹站起身来,“我去见他。”


    她要转身时,看到柴娥英眼巴巴地看着她,李玉竹笑道,“我跟大哥说,你在夫人这儿等他。”


    说完,李玉竹便笑着离开了。


    柴娥英低着头,红着脸,轻轻微笑。


    李玉竹在县令府上是老熟人了。


    加上县令知道她家人的身份,对她和李家的其他人全都待为座上宾,府里的仆人都不敢怠慢她。


    她想去哪里,行动自由。


    李玉竹径直来到了县令的书房前。


    虽然李玉竹能在府里行走自如,但出于礼数,她没有贸然打搅县令会见李兴茂和穆元修。


    她站在书房外面的回廊上等着。


    等待是无聊的,李玉竹欣赏起回廊外栽种的一些花木来。


    也没有等太长的时间,有人走来喊着她。


    “玉竹?”声音惊讶,透着喜悦。


    李玉竹回头,看着来人笑道,“穆元修?你怎么来了?”


    穆元修眉眼温和望着她,“大哥来县城办事儿,我来县城找人,我们在半路上遇见了便一起来了。”


    “我大哥,还在县令大人的书房里?”李玉竹踮起脚,往县令的书房那儿看去。


    门虽然开着,但外间屋没人,可见,人在里间屋。


    穆元修说道,“他们在聊河工建造的事情,好像要说很久的样子,你别等了,先回吧。”


    李玉竹点了点头,“也好,先回吧。”


    她转身往回走。


    穆元修在身后跟着她。


    他望着她的背影说道,“最近你在县城忙什么?那些书册卖得怎样了?”


    李玉竹回头看他一眼,笑着道,“我交给李立行办去了,那小孩,如今可有本事了。不过三天时间,五百本册子已经卖了八十来本了。”


    穆元修很惊讶,“哦?他这么厉害?”


    “我教了他一些法子。”李玉竹扬唇微笑。


    穆元修笑着道,“什么法子?”


    李玉竹便将如何卖书的法子,对穆元修说了。


    书运到县城后,李玉竹没打算靠县令的力量,而是和李立行琢磨着如何卖书。


    她要去赵家赴宴,没有时间和李立行一起去卖书。


    她便给李立行出了些主意,由李立行和秦虎去卖。


    县城有两处游玩的地方,一处湖泊,一处瀑布竹林坡。


    白天天气热,每到傍晚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带着家人去那两处地方乘凉游玩。


    秦虎将书册装上马车运到那里,牌子一挂,写着免费试读。


    他放了个小沙漏记时。


    时间差不多是五分钟左右。


    对于未成年的小孩子来说,五分钟时间,根本不够看完二十页画着图画还写了故事的书。


    大些的孩子能看五六页,小些的几岁的低龄孩子,翻了不过一二页,时间便过去了。


    秦虎说时间到了,便了收书。


    有钱人家的孩子,被故事吸引住了,马上缠着家里大人买书。


    一百文钱,对于买得起马车坐得起轿子的人家来说,实在是九牛之一毛。


    有些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的,还一口气买了好几本。


    除了在这两个地方销售。


    李玉竹还建议李立行拿到书院去卖。


    县城有一座夫子院。


    是官府办的书院。


    有大大小小的孩子一百人之多。


    秦虎将马车停在书院的门口,支了个摊位,摆上书册,也和别处一样,放着个小小的沙漏记时。


    这里的孩子认的字多些,鉴赏画作的能力强行,但看得也更慢。


    于是,秦虎和李立行又大卖了一拨。


    李玉竹又给他们建议,介绍别人前来买书册的,送五张上好的花笺纸。


    这些纸张的成本不超过两文钱。


    但却能多进帐一本一百文的书,划算。


    有钱的子弟,不屑于返利的五张花笺纸,秦虎便说些好话。


    将小孩子哄得开开心心的,同意介绍人前来。


    没什么钱的子弟,五张花笺纸能写五封信,白送上门的礼,不要白不要。


    于是,在书院前摆摊的两天,李立行和秦虎就卖了五十本册子。


    县城的一处集市前,搭着戏台,来了个在州府相当有名的戏班子,据说要唱戏七天。


    李立行和秦虎二人决定,明天再到戏台前摆摊卖书去。


    那里的人更多。


    穆元修笑着点头,“你们好有主意,卖得这么快。”顿了顿,他看着李玉竹又问道,“玉竹,你说你在忙其他的事,其他什么事啊?”


    提到其他的事情,李玉竹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有两件事,一件事不急,另一件事,很着急,是柴大嫂的姑祖母,她生病了。”


    穆元修发现,李玉竹皱起了眉头。


    他惊讶地看着她,“还有什么病,是你不能解决的?”


    李玉竹笑了,“我会医术,可不是神仙啊,要是什么病都治得好,这世上便没有逝者了。”


    穆元修一怔,“说得倒是,我是问,那究竟是什么病,会让你感到棘手?”


    李玉竹叹声说道,“有一种病,人老了就会得。这种病是因脑袋里的一些东西生了病变,会让人渐渐地失忆,完全不认得身边人,言语混乱,会乱发脾气,心智变低,会像婴儿一样随处小溺甚至脱衣不知羞耻感,最后是全身发生病变,瘫痪在床吃喝拉撒不能自理,会在很快的时间内以极不体面的方式去逝。”


    穆元修说道,“我见过一个老人,他生前便是如此,不过,大多是说他糊涂了,这也算病?”


    李玉竹说道,“算病,有的老人得,有的老人不得。赵老太太便得了这种病,咱们村里正的爹也快七十了,可秦阿公的身子却那么硬朗,还编了箩筐亲自挑着去赶集呢。”


    穆元修说道,“可你刚才说治不好。”


    李玉竹说道,“不能治得全好,但能治好一些,让病人不至于糊涂得谁也不认得。赵老太太于柴大嫂有恩,柴大嫂不希望她忘记身边人。她求我治好赵老太太,但是赵家人,却说赵老太太没有病,只请了神婆驱邪。”


    穆元修笑了起来,“你就因为这个忧虑?”


    “是啊,赵家人放任赵老太太不管,柴大嫂着急,我也于心不忍啊。她可送了我一两金子呢。”李玉竹又说了拜寿那天的怪事。


    穆元修笑着道,“我有个主意,管叫那赵家人抢着给赵老太太治病。”


    李玉竹大喜,“哦?穆元修你快说。”


    “简单,你们只需放出话去,说赵老太太攒了一大笔钱,数目多少,你去和柴大嫂商议着编,比赵家的钱要多出许多来,赵老太太这时已经有些糊涂了,赵家人问她,她定是想不起来的。只要赵家有一个人不想失去那些隐藏的钱,就一定会去想办法给赵老太太治病。”


    李玉竹睁大双眼,笑着抱着穆元修的肩头摇了摇,“穆元修,你真是太厉害了!这个主意太好了。”


    穆元修窘着脸,往左右看看,小声说道,“李玉竹!大庭广众之下,斯文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