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篡秦 > 第543页

第543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哦!好,这便出去了。」秦清蜻蜓点水一般在云玥脸上啄了一口,便蹦跳着出去。冰山美人少有的露出小女儿姿态,云玥一时看得竟然呆了。


    「云侯……云侯!」一个小内侍在旁边唤了两声,云玥才缓过神儿来。


    「孝后召见!」


    「哦……好!」云玥赶忙整理了一下衣袍,跟着小内侍去了正殿。


    也不知道正殿里点了什么样的薰香,云玥闻起来似乎进入了梦幻世界。这种香气似乎能够沁到人的脑子里,让人留恋不已。


    正当中,华阳太后端坐在案几之后。秦清又化身冰山美女,侍立在身旁。云玥走进来见礼,她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平身吧!这一趟你辛苦了,可惜啊!人是接回来了,大王却先走一步。人算不如天算,到底是棋差一招。吕不韦现在是摄政,哀家也从太后变成了孝后。造化弄人,无过于斯啊!」


    没别的言语,开口就是感慨。这是对极亲近臣子才有的态度,云玥一时间竟然有了受宠若惊之感,他娘的老大跟你掏心掏肺。一般没什么好事儿。


    「听说你受了伤,可有大碍?」华阳太后关切的问候道。


    「回孝后的话,经过一路调养伤情总算控制住。医馆过,需要静养才行。」云玥心中早有腹稿,养伤绝对是个推脱的好办法。


    「哦,吕相推荐你出任典客。这件事情你怎么看?你的伤是否会有影响?」华阳太后一愣,略有忧虑的道。


    「太后,吕不韦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现在他明面上逢迎太后,实际上广布党羽布局要与孝后对抗……」


    「这个哀家知道,哀家是问你。典客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办!」华阳太后打断云玥的话,似乎有些不耐烦。不知是何原因,今天的华阳太后一场烦躁,莫非是女人不舒服的那几天到了?


    「臣不打算答应吕不韦的推荐,臣认为北疆比起咸阳更加需要微臣。匈奴人去年掠夺平凉之后,得了很大甜头。臣得到密报,似乎北疆的匈奴单于又开始蠢蠢欲动。


    孝后乃是明见万里圣明烛照之人,现今咸阳争权虽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大秦的安危,若是匈奴人攻破平凉直下雍都。咸阳便危如累卵,如今大秦军队主力都在东方前线,咸阳空虚得可怕。若是被匈奴人背后捅一刀子,孝后……大秦……危矣!」


    华阳太后听了云玥一番话,顿时没了言语。是啊!争权不过是争江山,江山都没了还争个屁啊!可典客的位置摆在那里,若是不争到手里她又有些不敢。毕竟这是俸禄过千石的官职,不弄个自己人上去很吃亏的。


    「孝后!清儿倒是觉得云侯所言有理,当年北地吃紧。是云侯带兵前往北地击败匈奴,现在若是离开久了。匈奴人必定蠢蠢欲动,再者……」


    「说!不要吞吞吐吐!」华阳太后见秦清不说,有些不悦的道。


    「即便日后太后有些闪失,云侯在北疆也有一支可以勤王之师。不至于,没有丝毫后手外援不是。」


    华阳太后眼睛一眯,政治斗争失败者往往会孤注一掷。兵变,便是最后的决战。秦人尚武,大秦争斗从来都有军队参与其中。秦清说得对,芈家虽然在大秦根基深厚,但军队的态度却一直暧昧。有了云玥这个强援,似乎斗争不顺退守雍都也是一条退路。


    「可典客的职位就这样交给外人,哀家也是不甘心。」女人的贪婪在这时候暴露无遗,华阳太后便是个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的女人。


    「太后,清儿倒是有一个主意。昌平君青年俊才,不但相貌堂堂而且周礼与雅音都是上上之选。这样的人中龙凤,为何不早早历练一番。日后担当大任之时,也好有些资历。


    况且昌平君既是大秦王室,又是楚国公子。两国血脉合二为一,由他主持大秦外交,更加能够加深秦楚联盟。有整个楚国在太后身后撑腰,还怕压不住那个蠢蠢欲动的吕不韦不成?」


    「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会不会太年轻了一些?」华阳太后思索了一会儿,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太后,青年俊才不摔打历练怎能成才。昌平君虽然年轻,但诗书礼乐都是上佳。又是两国王族,出使六国谁人不给些颜面。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典客的不二人选,难道孝后要让此等要职落在吕不韦门下不成?」云玥见秦清进言,华阳太后摇摆不定。赶忙在边上熘缝儿!


    「明日宣室大朝会,微臣便会正式举荐昌平君。孝后只要事先吩咐当今太后,此事自然成功。就连吕不韦,也只能望洋兴嘆难以阻拦。」云玥见华阳太后颇为动心,赶忙敲定跟脚。


    「好吧,就这样。清儿,你召昌平来。哀家还要有些布置,不然云侯会孤掌难鸣。」


    「诺!」


    「太后,微臣告退!」正事说完,云玥也准备脚底抹油立刻开熘。


    「嗯!记得回平凉之后,不但要盯住匈奴人。还要加紧练兵,哀家看好你!日后,你必成大秦名将。」


    咦……!云玥眼珠一转,立刻打蛇随棍上道:「启禀太后,平凉自遭匈奴人掠夺之后便人丁单薄。臣这两年想尽办法增加人口,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次虽然将那些军卒的家眷迁到平凉,但毕竟杯水车薪。一个原先食邑十万户之所在,现在只有区区两万余户。云玥肯请太后垂青,为平凉迁移些人口过来。以解平凉缺少兵源之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