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第419章 中印冲突结尾

第419章 中印冲突结尾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中印冲突结尾


    【四人临时战斗小组在发现印军的炮兵阵地后,立即分散点位协同向敌军阵地摸去。


    这四人分别是九连四班副班长庞国兴,九连六班战士王世军、冉福林以及九连八班副班长周文轩。


    其中庞国兴作战经验更为丰富担任组长。


    此时凌晨已过,天色逐渐转亮。


    四人的潜行更加谨慎,在距离足够近后,庞国兴率先用步枪击毙一名印军指挥官,随后三人沿着公路追击,端起枪向印军炮兵阵地猛扫。


    策应的王世军也从东山上打了下来,仅以四人兵力仍然对敌进行两面夹击。


    早已被解放军打出阴影的印军炮兵,不管是真的误以为解放军大部队打到后方了,还是根本没有判断敌情就借口撤退,总之他们直接丢下火炮就逃跑了。


    四人小组就这样占领了第一个炮兵阵地。


    之后,他们看到沿公路向南逃跑的印军中有两辆吉普车和一辆牵引车拉着火炮,受道路状况影响,加上装载不少军用物品还牵引着火炮,这两辆印军吉普车的速度并不快。


    于是四人小组果断选择继续追击。


    印军见状,选择立即从车上扔下榴弹、电台等重物资减负加速逃跑。


    接着四人又发现一个印军榴弹炮阵地。


    结合战场环境,居高临下再一次选择发起攻击。


    印军指挥官为了不给解放军留下火炮,炸坏自家的四门榴弹炮后逃跑,战斗小组由此占领了第二个榴弹炮阵地。


    此时,四人小组身后山头上下来一股约200多的敌人,这并不是印军的援军,而是被解放军大部队打到溃逃的敌人,逃跑方向正好途经四人小组的所在位置。


    庞国兴机智地带领小组分散隐蔽到公路旁的森林中。


    但在转移过程中,周文轩与小组失联走散。


    也有说法称,庞国兴曾安排周文轩去给连队送信。


    总之仅剩三人的战斗小组深入印军纵深15华里继续坚持战斗,遥相配合大部队攻击这股溃军。


    最后战斗胜利结束,四人战斗小组总计夺取印军炮兵阵地两个,毙伤敌七人,缴获火炮七门、汽车两辆、电台四部,还抢占了制高点,以极少的兵力为后续部队进攻创造了良好条件。


    战后,庞国兴荣立一等功,被国防部授予“机动灵活、孤胆作战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周文轩以及王世军、冉福林三人荣立二等功。


    在接受嘉奖时,他们说出了那句着名的“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但不幸的是,在1965年9月18日的军事训练中,新兵因紧张导致手榴弹失手脱落,为保护周围战士,庞国兴扑向手榴弹,不幸被炸牺牲,牺牲时年仅25岁。


    不论是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还是在战后和平时期为救同志英勇献身,庞国兴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崇高品质,都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此役,中国军队毙伤印军第62旅4885人,俘虏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及以下3968人,其旅长豪尔·辛格准将也被解放军击毙。


    西山口战役结束后,印度王牌六十二旅几乎全军覆没。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收复了阿克赛钦,以及藏南的大部分领土。


    瓦弄防线的大溃败,比拉则拉山脊的溃败给印度造成的打击更加大。


    因为印度媒体才刚刚宣称拉则拉山的失败,是由于被中国军队偷袭导致的一次珍珠港事件。


    但是瓦弄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印双方开战已经摆在明面,而瓦弄也是印度的重要据点,尤其此次进攻方是中国,防守方是印度。


    瓦弄溃败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印度军队在中国面前真的不堪一击。


    哪怕印度媒体再怎么罔顾事实,也无法再为印度的大败找到能糊弄民众的借口。


    在溃败消息传出后,印度首都新德里爆发了巨大恐慌。


    此时中国军队已经兵临恒河大平原,印度的民众乃至高官无不认为中国军队下一步就是进攻首都新德里。


    之前还鼓动民意叫嚣着要进攻中国的印度媒体和议员们,现在却都开始慌不择路地逃离新德里。


    当官的一逃,印度的富人和民众们也跟着逃,一时间造成印度新德里交通大拥堵。


    印度政府也开始组织人员向南方疏散,并准备炸毁新德里等地的重要设施,包括水电设施、炼钢厂、伐木场等重工业设施,以及医院、学校等民生设施,以防止中国军队占领首都后为中国所用。


    关于这一天,美国驻印大使在他的日记中写到:


    “这一天新德里出现了极度的惊慌,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一个民族士气的瓦解。


    到处都是流言和恐慌。


    说中国军队正在攻占提斯浦尔的陆军指挥部,甚至要空降伞兵到新德里,说考尔将军已经被俘……


    很不幸的是,这些都有可能会成为事实。”


    但就在印度方面已经开始挖掘城防壕沟,准备要打巷战的时候,中国却向世界庄严地宣告:


    中国将单方面停止战斗,并自藏南后撤,这只是一场惩罚印度贪婪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想要灭亡印度的战争。


    自此之后,中印边境维持了相对安稳的局面,但也仅仅是相安无事了二十五年。


    因为印度虽然对此感到劫后余生,也对这场冒失的战争表示后悔,可也仅限于因为冒失而后悔。


    他们仍然认为印度如果能够准备地更加充分,战争的结果绝对不会是这样。


    也正因为这种可笑的想法,以及在民众面前死鸭子嘴硬般地继续扭曲事实维护颜面。


    以至于二十五年后印度继续在边境问题上蓄意挑事,借着只要不开第一枪,中国就不会打自己为底气,仍然靠挑衅中国边境来借机玩弄舆论,继续向印度民众维护它那所谓的大国颜面。


    但可笑的是,战前无比拥护尼赫鲁政府对中国开战的是印度民众和富人阶层,战后批评责怪尼赫鲁政府的依然是印度民众和富人阶层。


    而尼赫鲁也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失败后,面临国内巨大压力,于1964年5月27日因病去世。


    其死后依然被印度民众认为是让印度受辱的有罪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