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虽然病重,不过头脑却很清醒,他点点头道:「多谢公子关心,老朽年近八旬,已是长寿之人,就算命不长也足矣,倒是魏公现在情况如何,公子去看过吗?」
「我每天都去探望父亲,父亲有时昏迷,有时又醒来,只是。」
说到这,曹植嘆了口气,心中异常难过道:「只是父亲已油尽灯枯,他。他不认识我了。」
「哎!这样也好,让他平平静静去吧!」
曹植明白程昱的感慨,他心中何尝不这样想,要是他父亲清醒过来,知道他们兄弟相残之事,他该怎么面对父亲?母亲每日以泪洗面,他都不敢去见母亲。
两人都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旁边程克小声提醒道:「丞相不是要问祖父什么事吗?」
一句话提醒了曹植,他连忙道:「现在外部形势不妙,汉军已夺取了并州,曹休也被迫放弃青州,我们只剩下河北和洛阳一座孤城,我想请教军师,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
程昱苦笑一声,他还能说什么,当初他劝曹丕立刻回河北徵兵,或许还有一线希望,现在大局已定,就算是神仙也难以逆转了,不过这种绝望的话不能说出口,还是得安抚曹植几句。
程昱沉吟一下道:「我听说外面正在徵兵,这条路是对的,现在关键是时间,不管是训练新兵,还是重整旗鼓,这都需要时间,至少一年半载,另外还要想办法让徐晃的军队撤回河北,所以公子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和汉国谈判,尽最大努力争取到时间。」
「可是……现在汉军势头正旺,他们肯谈判让步吗?」曹植忧心忡忡问道。
「这个难度确实很大,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现在是冬天,汉军要调整休息,刘璟也需要做政治上的准备,如果再请曹妃说说情,我觉得还是有一点希望,但无论如何,公子要尽力去做。」
曹植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但程昱的最后一句话却打动了他,确实是这样,就算没有希望,他也要尽力去做,曹植默默点了点头,「多谢军师指点,曹植受教了!」
曹植告辞而去,程克将曹植送出府门,这时,程昱对侍女道:「去找长公子来见我!」
片刻,长子程武匆匆走进父亲病房,「父亲找孩儿吗?」
程昱指了指身旁坐垫,「先坐下吧!」
程武坐了下来,这时,长孙程克回到祖父病房,他见父亲也在,不敢多言,便垂手站在父亲身后,程昱闭目休息了片刻,这才缓缓对长子道:「有些话我没有对曹植明言,但你们应该明白,曹魏大势已去。」
旁边程克忍不住接口道:「孙儿知道,曹氏兄弟内讧,在关键时刻极大削弱了曹魏的力量。」
程克忽然看见父亲不满的目光,他才意识到自己不该打断祖父说话,吓得他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程昱却慈爱地看了一眼长孙,微微笑道:「曹氏兄弟内讧其实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曹操一直没有能得到士族支持,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使他占据政治优势,但在道义上却失了足,起初这种道义上的不利可以忽略不计,他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杀死边让、孔融。
但在赤壁大战失利后,这种道德上的不利却在一天天积累,最明显就是荀氏叔侄对曹操的不满,这实际上也是世家大族对他不满的体现,曹操也尝试笼络士族,却没有成功,杨修之死便是他在笼络失败后对士族的警告,但依然没有意义。」
说到这,程昱嘆了口气道:「直到前年他才终于发狠,推行出丁令,彻底收拾士族,但已经晚了,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曹魏国力日趋衰败,地方官府首鼠两端,民心不附,这才是曹魏失败之根,至于战争屡屡失利,货币被汉国控制,这些都只是结果,你们明白我意思吗?」
程武有点明白过来了,「父亲的意思是说,曹魏已败,让我们投奔汉国?」
程昱点了点头,从枕下取出一只信轴,递给了长孙程克,「这是我给刘璟写的一封信,克儿可带它去太原,面见汉王刘璟,也算是我给程家留下的最后一点遗产了。」
第1123章 最后谈判
曹植听从了程昱的劝告,决定尽最大的努力给曹魏争取时间,他从华歆那里得知兄长曾两次秘密和刘璟谈判,但都没有成功,原因是刘璟的条件太苛刻,竟然要求他们废除新立的幼童天子。
不过形势瞬息万变,当伏太后在长安发出懿旨,不承认邺都新立的皇帝,实际上,这步天子棋便已失去了意义,废不废新皇,天下人基本上都不再把他当回事,甚至连曹氏的大汉丞相都没有了召唤力。
现在曹植已经没有了和汉军谈判的政治资本,曹植唯一的希望,就是恳求刘璟看在妹妹曹宪的份上,汉曹两家休战半年,当然,名义上是让河北民众过一个祥和的新年,并让河北农民能完成春耕。
曹植知道刘璟不在长安,而是在太原,他立刻派司徒董昭带着他的亲笔信赶赴太原,面见刘璟。
刘璟确实在太原,就在他在准备率军通过井陉,进军河北之时,得到了邺都政变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刘璟又临时改变了计划,他令魏延率两万军守住井陉,他自己则坐镇太原,静观邺都变化。
清晨,司马懿匆匆穿过一条长廊,来到刘璟的临时官房前,他见房门紧闭,门口站着几名侍卫,司马懿便上前低声问道:「现在方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