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迟疑一下道:「启禀王妃,我和赵总管谈过,他还是坚决反对,不过我觉得不太妥当。」
「这话怎么说?」
「赵总管说,宫女回家会胡乱编造宫中之事,甚至会编造一些低俗不雅之事,然后会到处流传,越传越俗秽,会影响王妃和其他夫人的名声,另外,这些宫女难免会发生一些男女之事,若有了身孕,更会使宫中不宁,所以我也觉得放宫女回家过年不妥,让她们写写家信就行了。」
陶湛毕竟还年轻,对市侩之事了解不多,不像蒋氏那样久歷人世,也不像赵总管那样有经验,蒋氏的话让她暗吃一惊,想想确实有这种可能。
而且丈夫纳大乔为妾之事至今没有传到外面,尽管大乔改名为江莲,宫女基本上都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可就怕万一,慎重起见,还是不要大意为好。
想到这,陶湛便道:「这件事我也问过殿下了,他也表示反对,既然殿下反对,那我自然要听从,所以这件事就罢了,可以让她们写信回家,再给她们每人五两黄金,让她们和信一起捎回家去。」
「我明白了,王妃还有什么事吗?」
陶湛从桌上取过一只锦轴,递给蒋氏道:「这是殿下刚派人送来的书法,估计莲夫人会喜欢,你呆会儿去趟七星阁,把书法给她吧!」
「我这就去!」
蒋氏结过锦轴,慢慢退了下去,搬来未央宫后,陶湛比从前忙碌了很多,但她也会关注陶家之事,最近他听丈夫说起,准备调兄长入京,出任少府寺卿,这让陶湛有些担忧,兄长去灵州才两年多,就调回京出任高官了。
陶湛希望兄长能固定在某个地方更长久一点,至少五年以上,不要总调来调去,这样对他没有好处,看起来资歷多了,当了很多官,可实际能力却磨练不足。
陶政正出神地想着兄长之事,她的贴身侍女在门口禀报:「王妃,朱夫人在宫外求见!」
……
第1050章 升职风波
朱夫人就是陶政之妻,陶湛的大嫂,为人贤惠开明,和陶湛关系不错,两人常有往来,陶湛他们搬入未央宫后,她也来过一次。
朱氏的兄长便是当年的柴桑县令朱珣,他曾任御史大夫,现出任江夏太守,陶湛也想找朱氏谈谈兄长之事,她来得正好,便点点头,「请她进宫!」
不多时,朱氏在侍女的引领下,走进了陶湛的起居房,朱氏施礼道:「参见王妃!」
「大嫂别客气了,都是自己人,快快请坐!」
陶湛请朱氏在火盆前坐下,见她冻得满脸通红,便笑道:「这么冷的天,我都不想出去了,大嫂还有雅兴跑来。」
朱氏嘆息一声,「若不是为你大哥之事,我也不会这么冷的天跑出来。」
「大哥怎么了?」陶湛喝了一口热茶,神色平静地问道。
朱氏有些难以启口,她知道陶湛的脾气,从不愿陶家因她王妃身份获益,这两年对陶家虽然好一点,但那也是陶家付出了很大代价的缘故,不过在原则问题上,她却从不肯松口。
朱氏无奈,丈夫求她帮忙,她又不能不说,朱氏只得硬着头皮道:「你大哥要被调入长安出任少府寺卿一职,你知道吗?」
「我听说了,但好像已经定下来了,还有什么意外吗?」
「你大哥说,这件事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只是政事堂通过了,汉王殿下还没批准。」
陶湛不解问道:「那大哥是什么意思,他不想进京吗?」
「那倒不是……而是……是……不太妥当。」
「不太妥当?这是什么意思?」
朱氏嘆了口气道:「当初他出任灵州经略使,和成都、襄阳的雄郡同等,按照正常的升迁,他应该是升任尚书或者侍中,可现在却出任少府寺卿,这是大郡太守升迁的位置,所以……」
「所以他觉得不公平,他觉得自己应该再升一级,最好能出任相国,对不对?」
陶湛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银牙紧咬道:「他为什么一定要升职,难道平职调动就不可以吗?八年前他还是一个小小的武昌县尉,既不是天下名士,也不是科举出身,八年就当上了少府寺卿,难道他还不满足吗?」
朱氏感觉到陶湛的满腔怒火,她满脸通红,这却不是因寒冷,而是心中羞愧,半晌她才低声道:「你大哥也不至于如此不明事理,只是七相还缺一相,而且中书令一直空缺,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实在是难以放弃这个诱惑。」
陶湛并不知道为什么七相会缺一相,也不明白中书令为什么一直空缺,但她毕竟是王妃,要比一般人明白事理,她知道宰相是国之重器,非才智超绝之人不能担任,而她兄长资质平庸,丈夫对他的评价也只有『勤勉』二字,比兄长才能高得多的人都不敢奢望,她的兄长却盯住了,多么自以为是啊!
就在这时,儿子刘致在门口道:「母亲,孩儿可以进来吗?」
儿子来得正好,陶湛便点点头,「进来吧!」
刘致走了进来,却发现舅母也在,连忙跪下施礼,「参见母亲,参见舅母!」
朱氏也很喜欢这个外甥,要是平时,她一定会把刘致拉过去,摸摸他的头,问他学业、身体之类,但今天朱氏心中有事,房间里的气氛也比较尴尬,她只得勉强笑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