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艘小船上满载的一万桶火油全部燃烧起来,俨如烈火焚江,赤焰吞天,这时,十几艘战船在水寨外围来回航行,营救从水寨中游出了千余名点火士兵。
水寨的烈火惊动了建业城,孙权在百名侍卫的护卫下,赶到了建业城头,眺望十里外的水寨,在城头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大火吞没了整个水寨,十几里的江面上一片通红。
孙权脸色惨白,右手紧握剑柄,浑身在微微发抖,他怎么也想不到刘璟竟如此毒辣,趁他的主力大军南下之机,奇袭他的长江水寨。
不仅手段毒辣,后果也极为严重,一旦江东军没有了战船,他如果参与合肥大战?现在汉军已在江东腹地扎下根,难道现在再让他写一封公开承诺书给刘璟吗?似乎已经晚了。
孙权长长嘆了口气,他觉得自己真被刘璟玩弄于股掌之间,刘璟的权谋已经不是他能应对,甚至整个江东都没有考虑这个后果,明天他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的臣子和将领,他搬起石头,却最终砸了自己的脚。
第948章 迫停东线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天一夜,将江东的最后一点本钱也烧得一干二净,当大火熄灭,水寨已不復存在,大江上飘满了战船的残骸,黑色的、烧焦的龙骨和船板在水波的推动下在岸边起伏,江东的八百艘主要战船全部被烧毁,只有躲在秦淮水中的一百多艘百石小船得以倖免。
这时,汉军战船已经消失了,大功告成,数百艘汉军战船也随之调头,返回濡须口,江面上变得空空荡荡,天空阴云密布,细细密密的小雨被江风裹夹着扑面而来,打在孙权苍白的脸上。
江畔,数十名文武高官陪同着孙权视察被大火烧毁后的码头和水寨,一百多艘躲在秦淮水中的小船出现在江面上,来回巡逻,寻找着可能生还的落水士兵。
「吴侯,所幸的是,伤亡不到百人,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步骘低声劝慰着孙权。
孙权嘆了口气,对张昭道:「军师,这下我们该如何是好?」
张昭半晌才苦笑道:「没有战船,恐怕我们就无法参加合肥大战,曹操逼我们也没有用,微臣建议请子敬再去一趟濡须口,和刘璟再谈一谈。」
「军师觉得刘璟还肯再谈吗?」
「他毕竟是江东之婿,情面上碍不过去,再者,他为了合肥大战,也同样希望江东能稳定,微臣相信他愿意谈。」
孙权点点头,回头问道:「鲁子敬何在?」
有人回答,「鲁郡丞今天上午返回豫章了。」
孙权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心中暗恼,看见江中起火,鲁肃就跑掉了,他显然是不肯再替自己出使,孙权又问道:「哪位使君愿出使汉军?」
数十人谁也没有答应,尽管张昭安慰孙权还可以再谈,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时候出使汉军无异于其取其辱,锦上添花之事谁都愿做,可雪中送炭,却没有多少人有这种勇气。
孙权心中愈加愤懑,「难道你们谁也不愿为孤出使吗?」
就在这时,虞翻出列道:「若吴侯不嫌,微臣愿意出使濡须口。」
孙权和众人心中顿时松了口气,总算有人出头了,孙权点了点头,「我会写一封信,就烦劳仲翔跑一趟了。」
这时,有士兵忽然指着江中大喊:「快看,汉军战船!」
众人向江中望去,只见细细密密的雨中,一百余艘千石战船在大江中游弋,后面装有踏板叶轮,这是典型的汉军战船,它们耀武扬威般地在大江上巡逻,江东小船纷纷避闪。
这种明目张胆的欺压令江东众臣都心中黯然,他们已经没有了和汉军对峙的本钱,整个长江都被汉军战船控制住了,孙权长长嘆息一声,转身向建业城而去。
众臣望着江面上的大船,皆摇了摇头,每个人目光都十分复杂,江东一步步走向衰败,而江东水军的丧失,将是江东衰败最关键的转折点,没有了水军战船,江东军就俨如被拔去爪牙的勐虎,迟早会被汉军包围,众人心情沉重地跟着孙权向建业城走去。
……
虞翻之所以主动请缨,为孙权出使倒是其次,为了自身和家族利益却是第一位,他的兄弟虞望已经投降了汉军,出任会稽郡丞,掌握了会稽郡政务大权。
虞翻又接到阚泽的密信,阚泽在信中告诉他,江东大势去,须尽快谋定前途,虞翻一直在反覆考虑,正好无人愿意出使汉军,他便主动请缨,抓住这个机会。
虞翻并没有到濡须口才见到刘璟,他乘坐的小船刚驶出建业没多久,便被汉军战船拦截住了,虞翻被带到长江北岸,只见长江北岸停泊着一艘五千石的楼船,四周布满了巡哨小船,虞翻暗暗忖道:『难道刘璟就在这里?』
虞翻被人带上大船,直接进了一间船舱里,船舱光线昏暗,正中放着一架巨大的沙盘,占据了大半个舱室,沙盘前负手站在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虞翻一眼认出了对方,正是汉王刘璟。
虞翻连忙上前躬身施礼,「下官虞翻参见汉王殿下!」
刘璟微微一笑,「原来是虞使君,好久没见了。」
「下官携带吴侯之信,前来面呈殿下,请殿下过目!」
虞翻取出信,恭恭敬敬地呈给刘璟,刘璟接过信,却没有看,随手放在一旁,对虞翻一摆手笑道:「虞使君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