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坐下,娄发先对虞望道:「陆都督是我们的称唿,实际上陆都督是汉王幕僚,奉汉王之令来江东斡旋,尽最大的可能保全江东百姓。」
虞望点点头,「这也是江东所有世家的心愿,不希望江东再遭受战火涂炭。」
陆逊心中顿时有一丝明悟,恐怕会稽虞家也向汉王暗中交了投名状,不过虞望又是贺齐的幕僚,他究竟是代表虞家而来,还是代表贺齐而来,陆逊心中还是有点不太明白。
娄发临行前得到刘璟的命令,要求他对陆逊的建议须言听计从,娄发也知道自己不懂谋略,必须依仗陆逊,本来他准备和陆逊好好谈一谈,不料陆逊前脚刚到,虞望后脚便上岸了,使他没有机会和陆逊详说。
娄发知道陆逊一定是一头雾水,连忙解释道:「孙贲被灭后不久,贺齐将军便让虞先生去了长安,见到了汉王殿下,贺齐将军表示,愿意为天下统一尽力,我来海岛不久后,便派人先去了会稽郡,联繫上了贺将军。」
陆逊这才恍然,原来贺齐竟然暗中投降了汉王,真是出人意料啊!既然如此,汉王为何不让他们向会稽撤退?
但转念又一想,应该是孙曹结盟,汉王拿不定贺齐的态度,所以才不敢冒险,还是让他们前来海岛,毕竟贺齐这种人从来都是以自己利益为先。
想到这,陆逊对虞望笑道:「世叔今天来,一定带了贺将军的亲笔信。」
虞望歉然道:「因为考虑到海上不安全,贺将军便没有让我带亲笔信,只是转告贺将军口信,贺将军愿意让汉军借道会稽郡,你们随时可以在上岸。」
陆逊点点头,笑道:「有贺将军鼎立相助,我们便可大功告成,一定能从背面牵制住江东军,使江东军无法全力参与合肥大战,若汉军最终在合肥大战中取胜,贺将军功不可没。」
「哪里!哪里!贺将军只是尽力而为,伯言过奖了。」
停一下,虞望又问道:「不知汉军准备何时上岸?」
陆逊与娄发对望一眼,娄发笑道:「这个暂时还没有决定,不过应该就在十天内,具体时间,我会事先派人通报贺将军。」
双方又讨论了具体一些细节问题,虞望急着回去復命,连起身告辞,陆逊一直将他送上船,目送大船远去,这才回头对娄发笑道:「娄将军听出什么端倪了吗?」
娄发眉头一皱,「贺齐的意思,似乎不准备派兵参与我们的行动,仅仅只是借道而已。」
陆逊点点头,「一开始我问虞望有没有带贺齐的亲笔信,虞望说没有,我便知道贺齐还留有一手,并非诚心投降汉王,所以他说只是借道,我也就不奇怪了,狡兔三窟,这个贺齐是一只很狡猾的老兔子啊!如果我没猜错,他不仅派人去向汉王效忠,也派人向曹操效了忠,当然他也表示愿意臣服于孙权,不到天下大势已定,他是绝不会做出最后决定。」
「我就不明白,贺齐究竟怕什么?难道汉王强势他还看不出吗?」
陆逊微微嘆了口气,「他还是在观望合肥大战,他是怕汉王输了合肥大战,这种人,好处要占尽,但风险却一点也不想要。」
说到这,陆逊问道:「我们究竟什么时候登陆会稽?」
娄发取出一封信,递给陆逊,「这是临行时,汉王殿下让我转给你的信,你看看就知道了。」
陆逊连忙接过信,打开细细看了一遍,信中刘璟任命孙绍为会稽郡太守,由虞望出任郡丞,一旦贺齐派人来海岛联繫,就是出兵之时。
陆逊点了点头,他明白刘璟的深意了。
……
自从孙贲被贺氏兄弟所杀后,会稽郡便实际掌控在贺齐手中,贺齐一方面暗中派虞望去长安,向刘璟表示效忠,另一方面又悄悄和曹操联繫,愿意为朝廷效命,同时向孙权表示臣服。
但不管向谁效忠,贺齐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那就是会稽郡,这是他的领地,两万会稽军是他的军队,他就是会稽王,就算刘璟真的夺取天下,也必须承认他在会稽的特殊利益。
在虞望秘密出使长安时,刘璟含煳其辞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但也只是口头上答应,没有书面上的承认,所以贺齐始终不太放心。
这两天,贺齐心中颇为烦恼,他接到孙权的秘信,令他出兵剿灭外岛上的汉军,这个命令使他暗暗吃惊,原来孙权竟然知道了汉军在外岛上有驻军。
但他很快又从信中发现孙权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信中说,让他在各岛寻找汉军,若发现汉军,要立即剿灭,也就是说,孙权也只是推测,并没有确切证据,知道汉军在哪个岛上。
这让贺齐的心中又升起一线希望,他可不希望曹操知道他和汉军暗中往来,也不希望汉军知道他与曹操有秘密联繫。
就在贺齐心烦意乱之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兄弟贺景推门走了进来,急声道:「大哥,鄞县那边传来消息,一支军队在鄞县登陆了。」
贺齐一惊,他顾不得责怪兄弟擅自推门闯入,急问道:「汉军已经登陆了吗?」
贺景摇摇头,「好像是的,鄞县的消息只是说,一支不明来歷的军队突然出现,约三四千人。」
贺齐负手走了几步,心中有些不舒服,他们明明和虞望说好,登陆之前先派人来通报自己,可现在……汉军并没有遵守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