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再和羌人各部落首领在张掖会盟时便说得很清楚,灵州自秦汉便是朝廷管辖的疆域,这次攻下灵州,将併入汉国疆域,不再归属羌人,不过马超也答应,除了被掳为奴隶的羌人交还羌部落外,匈奴人的牛羊将全部送给羌人,作为他们出兵的奖励,而匈奴人的部落人口则由汉军处置。
虽然这个分配战利品的条约对羌人很不公平,但他们也没有办法,这并不是马超决定,而是汉王刘璟的命令,马超只不过代为传达,作为汉国臣民,羌人也只能无条件接受汉王的安排。
不过北宫训还是希望参与对灵州的进攻,这样作为军功,他们也能分到一些其他财物,马超明白他的意思,这个时候他还需要笼络羌人,马超便笑道:「这样吧!羌人也出五千军,由廖副都督统一率领,一共一万军队进攻灵州,希望这个方案能让北宫将军满意。」
北宫训连忙躬身道:「愿听都督安排!」
……
北宫训赶去军营点兵,大帐内只剩下马超、廖化和邓芝三人,马超这才对廖化道:「这次攻打灵州,汉王殿下特地关照了几条原则,一个是灵州土地绝不能再归羌人,这次战役结束后,元俭率五千军驻守灵州,实施军屯。
其次是人口,中原人口也不足,不可能再大规模移民到关内,所以就有必要将匈奴牧民变成汉国的臣民,实行半农半牧管理,关键是让他们定居下来。」
廖化眉头一皱道:「匈奴人世代为牧,习惯于游牧生活,让他们定居下来,恐怕会遭到很大的牴触。」
马超冷笑一声,「真正牴触的不是普通牧民,而是匈奴贵族,所以殿下交代,这次攻打灵州,所有匈奴贵族一概处死,不留后患,普通牧民则给他们土地,帮他们建造房子,教他们种地,必须要将他们逐渐转为农耕人口。」
旁边邓芝笑道:「马都督说得不错,其实关键是利益引导,据我所知,匈奴人的税赋也很重,普通牧民每年要将一半以上的新生牛羊上缴,除此之外,男人还要出兵打仗,女人还要去部落首领家中服役,遭受的盘剥也颇为沉重,一但我们实施轻徭薄赋,匈奴人为汉民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穫,生活更好,相信他们不会再想回草原,然后开办学堂,推广农耕技术,再逐渐从中原移民,鼓励通婚,最多五十年后,这些匈奴人就完全汉化了。」
廖化点了点头,「卑职明白了。」
这时,大帐有士兵禀报:「启禀都督,探路的斥候回来了。」
马超立刻令道:「让他进来!」
片刻,一名斥候军侯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禀报导:「启禀都督,我们找到了黄河渡口,就在我们东北方向三十里外。」
马超大喜,当即下令道:「全军起拔,准备渡河!」
第872章 西復灵州
三万汉羌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廖化率领,率一万军队北上攻取灵州,另一路由马超亲自统帅,南下迎战刘勐的匈奴军队。
廖化率一万军从南渡口渡过了黄河,军队快速向北而去。
夺取灵州的关键在于灵州县城,这里是刘勐的老巢,城中生活着数千匈奴贵族,而各个部落的普通牧民则以灵州县为中心,分布在方圆百里内草原内,事实上,匈奴人目前所占的土地还不到灵州的三成,包括贺兰山脚下在内其他广袤草原都还没有匈奴人出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已是初冬时节,匈奴人需要聚居过冬,另一方面也是匈奴人刚占领灵州不久,还没有完成最后的牧场分配。
天不亮,廖化率领一万军队抵达了灵州城外十里处,这一带原是羌人的农田,没有牧民在这里驻营,大片大片的农田内荒无人烟,远处是稀稀疏疏的几株树木,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十分荒凉萧瑟。
廖化看了看天色,五更已过,东天空还没有泛起鱼肚白,夜空晴朗,挂着几颗半明半亮的星星,虽然已经过了最黑暗的一刻,但夜色依然很深,正是攻城的机会。
这时,两名斥候飞奔而回,向廖化施礼道:「启禀副都督,卑职已探明城上情况。」
「城头现在有多少军队?」
「城头现在只有四支巡哨,每边城墙一队,一队士兵约二十人,另外在南北两座城头上有几名士兵,其余便不再有敌军。」
敌军并不多,但廖化还是有些犹豫,关键是他现在不知道灵州县内的驻兵情况,按理,刘勐不可能把全部军队带走,总会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要害之地,他是不是应该先摸清城内驻军的底细,再出兵攻城呢?
但沉思良久,廖化最终还是决定立刻攻城,他有一万军队,又是突袭县城,就算城中有驻军,也未必能抵挡住他的进攻,廖化当即将手下得力干将张印找来。
张印跟随廖化多年,从一名什长累功升为牙将,是廖化得力的左膀右臂,他上前抱拳道:「请将军下令!」
「我给你一千精锐,还有二十架攻城梯,趁现在敌军防备不足,你用雷霆之速,给我夺下西城门,放火为号,我率大军进城!」
「遵令!」
张印率本部一千士兵向西城奔去,廖化望着他们奔远,当即令道:「大军准备出击!」
……
一千军队在张印的率领下,迅速接近了城池,城池并不高大,只有两丈四尺左右,爬上一株大树便可清晰地看见城头上的情形,一名士兵在大树上观察城头巡哨军,这时他低声喊道:「将军,巡哨向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