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曼是秘密来见曹操,不能呆得太久,他呈上唿厨泉的信后,很快便告辞而去了,当然,曹操也不会给他任何承诺,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清楚,关键是看双方的行动。
曹操命曹休送走了达曼,他将唿厨泉的信递给了程昱,「军师看看他们的谋算吧!」
其实程昱不用看信,便已明白了匈奴人的意图,他们是想让魏公按兵不动,让曹军出兵关中显然不现实,但如果曹军能按兵不动,匈奴人的兵力便能陡增至十八万,战胜刘璟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当然,匈奴人也提出了诱人的条件,曹军不用出一兵一卒,由匈奴军将汉军击溃,并保证将关中和陇西送到曹操的手中,这个条件正是曹操梦寐以求的结果。
程昱看了看羊皮信,见曹操负手站在窗前沉思,程昱慢慢走上前道:「这封信中有一个漏洞,不知魏公看出来没有?」
「我也感觉到了,不过先说说你发现的漏洞。」曹操沉声道。
「唿厨泉在信中说,不会要大汉的疆土,会将陇西和关中送还给魏公,但他却没有提到河西,更关键时,生活在陇西和关中的大汉子民怎么处理,他也丝毫不提,可以想像,魏公到时拿到的,将是一片废墟焦土。」
曹操长嘆一声道:「问题就在这里啊!匈奴人大举出兵,从来不会空手而归,他们若不掠尽关中之民财,是不会善罢甘休,只怕到了那时,我曹操就是千古罪人了。」
说到这,曹操目光转向窗外,望着远方天际,良久才冷冷道:「虽然我渴望能击败刘璟,夺回关中和陇西,但我不会用民族大义来做交换,唿厨泉是痴心妄想!」
程昱见曹操态度很坚决,不由欣慰道:「魏公能如此深明大义,是天下人之福也!」
他语气一转,又低声笑道:「不过兵不厌诈,魏公倒可以将计就计。」
曹操大喜,连忙问道:「计将安出?」
程昱低声对曹操说了几句,曹操连连点头,最后沉吟片刻,「不过这需要刘璟的配合才行。」
程昱笑了起来,「如果我所料不差,刘璟很快就会派使者前来。」
就在这时,有侍卫在堂下禀报:「启禀魏公,河东郡传来快信,汉王派尚书司马懿出使并州,已经进入河东郡,正向太原方向而来。」
曹操和程昱对望一眼,忍不住一起大笑起来。
……
司马懿从蒲津关进入了并州,经过河东郡,一路向北而行,由于太行和吕梁两条大山脉纵贯并州东西,使得从河东郡前往太原分成了东西两条路线,一条是吕梁山脉以东,延着汾水河谷北上,中间穿过鼠雀谷,进入九泽大湖,再向北走便抵达太原。
另一条路是走吕梁山以西,穿过西河郡,进入太原郡西部,再向东穿过吕梁山抵达太原,相对而言,吕梁山以西比较荒凉,人烟稀少,而吕梁山脉以东的汾水河谷则是人口稠密的农业区。
司马懿选择走人口稠密的汾水河谷,百余名使团成员乘坐三条大船沿着汾水一路向北,这天下午,船队过了永安县,大船噼波斩浪,在两岸縴夫的拉拽下缓慢北行,司马懿站在船头,负手望着两岸风景如画,远山如黛,大片森林分布在山脚下,两岸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此时已是九月初,稻田青黄相间,随风起伏,仿佛是一片蔚为壮观的稻海,让司马懿看得心旷神怡。
这时,一名士兵领着船夫上前道:「军师,船夫说有重要事情。」
「什么事?」司马懿回头问道。
「启禀先生,再向前便是冠爵津,有一段数十里的险滩,也就是鼠雀谷一段,百石以上的船只都无法通行,只能通行小船。」
司马懿眉头一皱,「我以前也坐船走过汾水,一路畅通,哪有什么险滩?」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大概在五年前,鼠雀谷的一座大山崩塌,无数巨石滚入江中,使河水一度堵塞,后来官府组织民夫疏浚河道,但人力物力有限,便始终没有能完全恢復从前的畅通,形成了三十里长的乱石滩,非常危险,大船很容易被撞碎。」
「那怎么办?」
船夫无奈道:「要么改乘小船,要么改走陆路,东面穿过高壁岭,或者走汾水西岸,经过贾胡堡,到达灵石县便可以继续乘船了,这一段路程大约有八十里。」
司马懿想了想,他们人数众多,还有汉王给曹操的聘礼,乘坐小船显然不现实,只能走陆路,司马懿又问道:「那走陆路可租到骡马?」
「有!有!东岸和西岸都有大量的骡马队可供租赁,生意很兴隆,这个问题先生不用担心。」
司马懿无奈,只得点点头道:「好吧!那我们就下船走西岸贾胡堡。」
……
半个时辰后,船队抵达了阴地关西码头,众人下船,找了一支大型骡马队,託运上物资,众人骑马向北逶迤而去。
他们所在的地段是一条长约百余里的峡谷,叫做鼠雀谷,顾名思义,就是地势险要,只有老鼠和鸟雀才能通过峡谷,峡谷两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东面是高壁岭,地势险绝,西面地势稍缓,山中有一座小镇,叫贾胡堡。
由于山中土匪横行,盗贼众多,贾胡堡镇便在周围修建了堡墙,并有当地自发组织的民团防御,贾胡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这段百余里山路的唯一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