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1447页

第1447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刘去卑随即命族人收拾残余财物,向北撤回河套,他又派人去乌桓通知长子刘勐撤回,刘去卑则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向阴山匈奴故地奔去。


    ……


    乌桓三万骑兵在刘勐的督促下,被迫向西进发,西行三天后,渐渐逼近了高平县,在距离高平县约十里外扎下了大营,而数万汉军则严守萧关,按兵不动,刘璟在耐心等待马岱的消息。


    从常理推断,一旦马岱成功袭击匈奴人老巢,刘去卑必然会率军北撤,就算刘去卑再回来,来回至少也要耗去两天时间,有这段时间,足以让汉军从容对阵乌桓人,而不必担心遭遇腹背受敌。


    这天上午,刘璟正和众将商议军务,有士兵飞奔来报,马岱将军派人来报信,刘璟大喜,连忙命人将报信兵领进来,片刻,一名报信兵匆匆走进,单膝跪下行礼道:「卑职奉马岱将军之令前来给殿下报喜!」


    「快说,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我们成功偷袭匈奴老巢,令他们损失惨重,马将军率兄弟们全身而退。」


    报信兵便将他们袭击匈奴补给队和夜袭奢延海大营的经过,详详细细说了一遍,刘璟和众将细听聆听,讲到他们无情杀戮妇孺之时,赵云眼中流露出不忍之色,而法正却眉头紧皱,心中对马岱下令杀戮妇孺不满,他迅速瞥了一眼刘璟,见他神情平静如常,似乎半点不受影响。


    法正心中不由暗暗嘆息一声,马岱在临走时被刘璟接见,估计杀戮命令为刘璟下达,虽然是匈奴胡人,但毕竟是无辜的妇孺和老人,这样杀戮他们也难言正义,法正发现刘璟这几年的心境越来越冷酷,或许和他权位愈高有关,望着刘璟那略带阴冷的目光,法正忽然有一种莫名的畏惧之感,他心中不由一阵颤抖。


    就在这时,法正感觉有人拍拍自己的肩膀,他一回头,看见贾诩眼中温和宽厚的笑意,使他心中感到了一丝慰藉,他感激地向贾诩点点头。


    「各位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刘璟提高了声音,目光缓缓扫向众人,这时赵云迟疑一下道:「既然匈奴撤军,那么乌桓人就没有了匈奴压力,我们应该可以争取他们,这一战是否可以……」


    赵云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一战是否值得打下去,是否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赵云的话使大堂里一片寂静,就算最好战的刘虎也需要给赵云一个面子,尊重他的意见。


    过了半响,刘璟缓缓道:「赵将军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也不想杀人,如果乌桓能完全归属,任凭我们安置,我愿意多一些人口,但很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就像我之前承诺将乌桓安置去河西,现在他们或许会安份的放牧生活,只要我们保持强大实力,几十年内也不会出问题,但百年后呢?谁能保证百年后,乌桓人依然安份守规,不会割据河西自立?不会出兵关陇,烧杀抢掠?」


    刘璟的话在大堂内迴荡,重重冲击每个人的内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了我们的子孙不再怪我们这些先祖短视,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隐患,不管是对付乌桓,还是匈奴,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诛灭,或者将他们打散安插去内地,和汉民混居,从事农耕,这样几十年后,乌桓就不復存在,这是大汉王朝一贯的立场,要么驱逐诛灭,要么同化,曹操在辽东对乌桓人也採用了同样的手段,为什么我们就不行?」


    赵云苦笑一声,「是卑职想得太简单,愿听从殿下之令!」


    这时,贾诩又笑道:「看来,我得说两句了。」


    他缓缓给众人解释道:「殿下只顾给大家讲道理,却忽略了给大家说说策略,事实上,对乌桓的策略是我提出,之前为了制止乌桓和匈奴联合,我建议派秦参军出使乌桓,这时候提的条件最为优厚,准他们农耕者在上郡生活,愿意继续从事游牧者则迁去河西,我们会给他们很好的牧场,可谓仁至义尽,但乌桓没有接受我们的厚待,依然集结出兵,与匈奴南北唿应,迫不得已,殿下提出了奇兵计,袭击匈奴老巢,逼匈奴撤军,马岱将军不负殿下期望,奇袭成功,将匈奴逼回了老巢,这个时候,乌桓还不知道匈奴已撤,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时机,出兵痛击乌桓,将他们彻底击败,然后再按照我们的方式安置乌桓人,不再给他们保持游牧的机会。」


    赵云点点头,「我明白军师的意思了,对我们而言,时间非常重要,必须在乌桓人得到匈奴退兵消息之前动手。」


    众人也恍然,纷纷起身道:「请殿下下令!」


    刘璟冷然道:「这一次就让乌桓骑兵尝一尝蜂弩和重甲步兵的厉害!」


    ……


    乌桓二十几个部落在赤木令的召唤下,一共集结了三万军队,这些军队平时为牧民,战时为士兵,虽然骑术极强,但训练却远远不足,这也是所有游牧民族的共性,人口不足使游牧民族无法保持专门的士兵,最多只有数千直属核心士兵。


    鲁昔站在大帐前,目前复杂地注视萧关,他实在不想打这一战,但他唯一的年幼儿子在匈奴人手中,还有一万匈奴骑兵压阵,使他不得不听从命令,发动对汉军的进攻。


    鲁昔嘆了口气,回头问边庶道:「如果汉军始终不肯迎战,我们该如何是好?」


    边庶沉思片刻说:「以刘勐的性格,如果汉军不肯应战,他一定会逼迫我们攻城,所以我劝酋长要准备一些攻城武器,就是这个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