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1439页

第1439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刘璟点了点头,「军师说得很对,作战首先要知己知彼,如果我们连羯人、匈奴人、乌桓人等等都分不清,如果我们不知道曹军骑兵的主力是乌桓人,那么我们再稀里煳涂打下去,恐怕还会遭遇重挫,我们必须要放低身段,要知道我们能夺取萧关,不是因为我们作战强悍,而是因为我们兵力远超对方,更重要是乌桓人根本不会守城,不能再沾沾自喜,必须要意识到,我们骑兵实力远远不如敌人,这是事实。」


    大帐的将领们都沉默了,这时,赵云又沉声对贾诩道:「军师能否再说说这些胡人的区别,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胡人间的矛盾,各个击破。」


    贾诩微微笑道:「赵将军此言说到了关键,羯人虽然被匈奴人视为奴隶,长期倍受压迫,但羯人本身很残暴,又甘为匈奴走狗,所以草原各族都极为痛恨羯人,这次羯人遭到重挫,我相信会有其他部族趁机对他们下手,乌桓、鲜卑、柔然等等都有可能,我觉得乌桓人倒可以拉拢,据我所知,自从曹操在辽东大败乌桓人后,这些年辽东乌桓人已渐渐从游牧转为农耕,从高平县四周的农田,也看得出乌桓人正处于游牧向农耕转换之间,如果这次我们北伐成功,那乌桓人就能完全转成农耕民族,最后融入汉族,可如果这次我们失败,恐怕乌桓人就会被匈奴吞併,重新变成游牧民族,成为我们北方大患。」


    刘璟也陷入沉思之中,他也意识到自己对这次北方准备得并不充分,没有一个明确的策略,他需要静下来心来好好思考,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高声禀报导:「启禀殿下,有斥候急报!」


    「进来!」


    片刻,一名斥候快步走进,施礼禀报导:「启禀殿下,我们发现匈奴军主力北撤了。」


    第819章 威逼发令


    羯胡骑兵遭遇重挫并擅自撤军对匈奴人而言是一个意外的打击,打乱了刘去卑的计划,再加上刘勐率一万骑兵去了乌桓部族,使匈奴人的兵力不足以和汉军抗衡,如果再不撤退,恐怕汉军不会去攻打乌桓,而是直接进攻匈奴,迫不得已,刘去卑率军队连夜向北撤退。


    但刘去卑并没有撤回奢延泽老巢,而是再北撤一百里,在一百六十里外关注汉军与乌桓人的战争,对于高度机动的匈奴来说,一百六十里不过是一天的路程,无论是乌桓败还是汉军败,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南下摘取战果。


    同时,一百六十里也是一个安全距离,一旦汉军大举杀至,他们也能及时北撤回奢延泽,甚至撤回河套,刘去卑不会做亏本买卖,他北撤百里,不过是一种战略撤退,目的是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不过相对于汉军的伺机而发和匈奴人的以退为进,乌桓人的处境就显得被动得多,一方面是乌桓人处于汉军北上的第一环,汉军北征,乌桓人首当其冲,成为匈奴人天然屏障,这次汉军攻取萧关,击败边庶部,无疑给乌桓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刘去卑命令长子刘勐率一万骑兵护送边庶部的老弱妇孺来上郡,看似对乌桓人的支持,实际是对乌桓人的监视,堵死了乌桓人与汉军的和解之路,其实就是在逼迫乌桓人与汉军决战。


    乌桓人并不是匈奴人,他们是东胡人一支,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秦末,东胡被匈奴击破后,部分东胡人迁居乌桓山而改名为乌桓部,百年后,汉武帝击败匈奴,迁乌桓部于止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边塞,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暗通。


    乌桓原是游牧部落,南迁后开始发展农业,东汉末年乌桓被南匈奴逼迫,再度分裂为东西乌桓,大部分迁去辽东,小部分西迁至关内。


    西迁至关内的乌桓人大约有二十余万人,大小三十几个部落,分布在上郡和安定郡,其中上郡鲁昔部和安定郡边庶部为最大,鲁昔更是自封为乌桓王,成为乌桓人共同尊奉的首领。


    在汉军没有攻取关中之前,乌桓人同时臣服于匈奴和曹操,每年向匈奴人缴纳大量贡羊,同时又象徵性地向曹操上贡,苦苦维持着夹缝中的生存环境。


    但自从汉军占领关中后,尤其汉军先后攻打陇西及河西的羌氐各部,採取了和曹军完全不同的胡人策略,这便使得上郡乌桓各部都处于一种极度的紧张之中,乌桓王鲁昔更是派人去邺都向曹操求援,寻求抵御汉军之策。


    此时鲁昔已经得到了汉军攻取萧关的消息,这个消息令他夜不能眠,乌桓人失去了安定郡这个据点,下一步就轮到上郡了。


    鲁昔年约五十岁,身材高大,头髮花白,在得知刘勐率一万军队护送边庶老弱妇孺来上郡的消息后,鲁昔变得沉默了,一天天憔悴下去。


    乌桓牙帐设在上郡中部的高奴县,也就是后来的延安,他们并没有占据县城,而是城北的奴水河畔扎下了占地数千亩大营,数十万人口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


    这天晚上,鲁昔独自坐在大帐里沉思,这时,一名亲卫在帐门前禀报,「启禀大酋长,我们哨兵遇到了汉军使者,现已在大营外。」


    鲁昔一惊,连忙道:「速把汉使请到我这里来。」


    他心中乱了起来,汉军使者来得很突然,使他没有半点心理准备,但很快他稳住了心态,先看一看汉军使者来意再说。


    不多时,士兵们将一名三十余岁的文士领了进来,文士抱拳施礼道:「在下汉王帐下参军秦宓,奉汉王之令出使乌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