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微微一笑,「其实曹丕那边倒不用担心,他敢造假金钱,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刘璟把金钱放回盒子,对徐庶道:「不用再担心什么了,可以大规模铸钱,立刻实施,同时收回市场上的赤金。」
「微臣遵命!」
徐庶收起盒子,起身道:「微臣就不打扰殿下休息,先告辞!」
刘璟却摆摆手笑道:「先不慌走,我还有事情找你。」
徐庶又慢慢坐了下来,「殿下还有什么事吗?」
刘璟从桌上取过一份情报,递给他,「这是昨天从长安传来的快信,曹操派御史大夫董昭为使者前来成都,目前已到长安,最多十天后就抵达成都。」
这个消息让徐庶微微一怔,曹操这个时候派使者来做什么,他接过快信,看了一遍,不解地望着刘璟,刘璟笑了笑道:「董昭是曹植一派的得力干将,他出使成都一定是曹植的举荐,如果我没有猜错,董昭是为即将爆发的合肥之战而来,看得出,曹操并不想打仗。」
「可是……我们的战役计划已经实施,一个多月来,我们一直在调拨钱粮物资。」
徐庶真有点煳涂了,他见刘璟笑容神秘,更加不明白刘璟的真实意图,又迟疑着问道:「莫非殿下其实也不想打仗?」
刘璟淡淡道:「我并非不想打合肥之战,只是相对于夺取合肥,迁都长安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元直忘了吗?当初元直告诉我,迁都长安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徐庶顿时想起一个月前自己说过的话,迁都长安,前提是必须解决关中以北的羌胡和匈奴,否则长安不稳,他顿时恍然大悟,刘璟压根就不打算近期对合肥用兵。
徐庶已经渐渐明白刘璟的思路,他笑道:「殿下莫非是想支持曹植,让董昭这次能成功出使吗?」
刘璟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神秘了,「我并非支持曹植,或者支持曹丕,我只关心如何在他们兄弟之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其实远程操纵他们兄弟二人争斗,倒是一件很有乐趣之事。」
……
董昭还在长安,但杨训却已经先一步抵达了成都,他奉杨彪之命秘密出使成都,务必要促成董昭之行的成功,他同时还背负着另一个任务,就是查清杨添是否已经暗中投降了汉军。
杨训年约四十岁出头,容貌清瘦俊朗,是弘农杨氏中的杰出子弟,和杨修一起并称为弘农二俊才,他天资聪颖,文采出众,在饱读经书的同时,又不失精明能干,深得家主杨彪的器重,这次他秘密出使成都,肩负着杨彪交给他的殷勤嘱託。
杨训在十几年前游学时来过成都,曾拜蜀郡大儒任安为师,在成都住了两年,对成都极为熟悉,杨训是在傍晚时入城,住进了黄河酒馆对面的一家旅舍,安顿好了行李。
杨训站在窗前注视着对面的黄河酒馆,这里原来是曹军设在成都的情报总站,赵亭被抓后,黄河酒馆便被汉军查封,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封条,酒楼内空空荡荡,看不见一个人影。
杨训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他知道曹军的情报站已经搬到南市,董昭告诉他,是南市的一家骡马店,明天他得抽时间去看一看,杨训决定先摸清杨添的真相,然后再去拜见刘璟,反正董昭还在长安,他有充足的时间。
这时,身后传来敲门声,杨训回头道:「请进!」
门开了,旅舍伙计端着食盘走了进来,笑道:「先生的晚饭来了。」
杨训指着小桌道:「放在这里吧!」
他坐下来,又笑着掏出一把钱塞给伙计,「辛苦了。」
「多谢先生!」
伙计感觉这把钱足有五六十枚,顿时喜出望外,他又点头哈腰道:「先生有什么需求,尽管吩咐。」
「我想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多月前黑市被端,你应该知道吧!」
伙计连连点头,「成都没有人不知道,几天前一百多人被公开斩首示众,我还跑去围观。」
「你知道黑市为何被查吗?」
「听说是汉王微服私访,兑换到了假黄金,引起汉王震怒,下令军队围剿。」
杨训顿时有了兴趣,兑换假黄金正是曹丕安排杨添所为,如果这个传闻是真,杨添就不应该倖免,他又问道:「这个传闻可靠吗?」
伙计耸了耸肩,「谁知道呢!反正各种传闻都有,不过我家掌柜认为这个传闻可靠,因为南市开市没有多久,数千军队便进入了南市,首先抓捕的就是兑换假黄金之处,然后才抓捕其他兑钱人,而且黑市存在十几年都没事,假黄金出来才两个月,整个黑市就被打掉了。」
杨训点点头,说得很有道理,虽只是小人物,但看事情还是很清晰,看来确实是杨添的假黄金出事了,这就有意思了,假黄金出事,杨添没有任何麻烦,还获得高升,赵亭却被抓了,生死不明,杨添由此接手了成都情报总站,这么明显的破绽,上面却居然看不出来,只能说曹丕是别有用心。
这样也就能解释清楚了,杨添为何能得到平章台议事记录这么机密的文书,明显是一个圈套。
不过杨训虽然相通了,若没有拿到证据也不能冒然揭发,他必须拿到确切证据才行。
……
次日中午,杨训不慌不忙来到了南市,找到了董昭告诉他的骡马店,位于南市的东北角,是一家占地三亩的大店,在大门外围了一圈栏杆,里面有十几匹刚刚送到马匹,是河湟出产的挽马,体格高大强健,四肢粗壮,不善于疾速奔跑,主要是用于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