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哈哈大笑,孙尚香也笑着上前,和丈夫拥抱了一下,她心中欢喜得要炸开,甚至连小乔也一时顾不上了,但作为主妇,陶湛可不能怠慢客人,她看到了小乔,小乔虽然一路风尘僕僕,但她那种清雅绝伦的姿容还是令陶湛暗暗惊嘆,心中忖道:『名动天下之美女,果然名不虚传。』
陶湛连忙笑着迎了上去,施礼道:「欢迎夫人来成都,我们已经盼了一年了。」
小乔也盈盈回礼,「小乔仓促前来,给夫人添麻烦了。」
陶湛已经收到了丈夫的来信,知道小乔因为曹操索要,而难以在江东立足,她心中对小乔也充满同情,上前挽住小乔的胳膊,笑道:「尚香让我不要称你夫人,算起我还比你大两个月,以后我就叫你阿乔吧!」
小乔点了点头,王妃的热情让她心中的一丝不安也慢慢消褪了,她也笑道:「那我也随尚香,称你为大姐。」
「这样最好,大家相处也会融洽。」
众人又说几句,便一起向府宅内而去,这时,孙尚香放慢了速度,和小乔牵手而行,在江东,她们两人的关系最好,一直心心相印,情同姐妹,小乔能来成都,孙尚香当然是最高兴。
「你的住处大姐已经收拾好了,不过这两天你要先和我住在一起,我们要好好说说话。」
「你这丫头让我先休息几天吧!从江东一路坐船而来,我腿都软了,你怎么不体谅体谅!」
「你一路不闷吗?哦!我明白了,有我夫君陪着你,你当然不会感到闷。」孙尚香笑嘻嘻地开玩笑道。
小乔的脸顿时胀得通红,悄悄掐了她一把,低声道:「你这死丫头,在胡说什么?我是为你好,你们久别重逢,我不想打扰你们,你却不领情。」
孙尚香的脸也微微一红,分别了大半年,她对丈夫当然也是朝思夜想,但她知道家有长绪,头两天应该是丈夫陪伴大姐,她可不想乱了规矩,她轻轻捏了捏小乔的事,低声道:「我会安排好,你别管就是了。」
这时,刘璟走到自己书房前,望着温馨的家,他一直绷紧的心也终于松懈下来。
……
吃罢午饭,刘璟换了一身宽松厚袍坐进了他的内书房,这是他的私人空间,没有人打扰,温暖而舒适,房间里早已点燃了火盆,屋角也点了一炉香,瀰漫着一股淡淡的芬芳气息。
刘璟坐在自己的位子前,背靠着柔软的被褥,直到这时,他的身心才彻底放松下来,刘璟打开桌上几本奏疏,尽管他此时昏昏欲睡,但奏疏的内容却让他精神一振。
这是贾诩从长安写来的奏疏,夺取关中后,贾诩就负责梳理整个关陇地区的事务,而赵云则出任关中都督,率十万大军镇守关中、陇西和河湟地区,而马超则出任河西都督,率三万军镇守河西走廊。
奏疏中的内容是关于近一年来,关中地区的恢復和梳理,由于关中地区实行五免五减半的特殊政策,也就是五年内免田租,同时在五年内算赋及口钱减半,这样便将逃亡各地的关中纷纷吸引回乡。
短短一年不到,关中人口净增三万户,近二十万人,有从巴蜀、汉中返回的三辅人口,也有从陇西、河湟回乡的人口,更有从中原及并州返回关中的乡民,连贾诩也没有想到引来这么巨大的效果,奏疏的言语之间洋溢着他的兴奋。
『长安损毁城墙业已修復完毕,董卓之乱导致未央宫破坏严重,但主体已修復,臣正修缮内饰,秉承汉王之令,拼旧为新,不增官府负担,业已恢復六成,再过半年官署宫殿便修缮完毕,臣窃以为,迁都可行矣。』
迁都长安,是汉国朝野已达成一致的国策,甚至包括很多巴蜀派系的高官,也纷纷贊同迁都长安,长安是汉朝旧都,关中又是龙兴之地,只有迁都长安,才会有一统天下的气势,无论荆州派还是巴蜀派,尽管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但在统一天下方面,他们的利益却是一致。
迁都长安已是共识,唯一欠缺的是人口和经济社会恢復,其中人口是关键,从贾诩的报告来看,人口恢復之快令人吃惊,不到一年时间就净增三万户人口,加上原有的四万余户人口,关中人口已达七余万户,近五十万人。
虽然和董卓之乱前的二十万户还相差甚远,但只要超过十万户,很多基本的社会功能就能正常运转了,现在快到新年,新年后又将是一次人口迁移高峰,看样子,明年秋天之前便可以考虑迁都了。
刘璟正思考着,门外传来妻子陶湛的声音,「夫君,我可以进来吗?」
「进来!」刘璟放下了奏疏。
门开了,陶湛端着一碗参茶走进了书房,只有她和孙尚香可以进入刘璟的内书房,也主要是收拾房间,替丈夫端茶送水,陶湛放下参茶笑道:「这是我给你熬的参茶,快趁热喝吧!」
刘璟笑着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示意陶湛坐下,他又问道:「致儿学业怎么样?」
吃午饭时,刘璟和儿子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但没有问到学业,陶湛笑道:「他的学业基本上不是我管了,夫君既然封尹侍中为太子少师,他便自然接管的致儿的学业,致儿每隔五天去找尹侍中汇报学业,听尹侍中的意思,致儿学得很好,不过今天上午,被我训了一顿。」
「为何?」刘璟笑问道。
陶湛忿忿道:「还不是因为下雪,他想玩雪便三心二意了,两个时辰才写两篇字,今天我还特地给他减半写字量,但他还是不争气,我一怒之下,就恢復了他原有的写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