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1337页

第1337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刘晔略略整理一下被江风吹乱的衣冠,快步走进了船舱,只见船舱内有两人,一人正是吴侯孙权,而另一人鬚髮皆白,是名年长的老者,身着峨冠儒袍,容貌清矍,刘晔顿时想起他是谁了,十几年前他曾在徐州见过,江东的二号人物张昭。


    刘晔连忙上前施礼,「曹丞相帐下主簿刘晔参见吴侯,参见张军师。」


    「原来是刘主簿,多年未见了,别来无恙乎?」


    「多谢吴侯关心,刘晔很好,这次奉曹丞相之令,有要事和吴侯商议。」


    「请坐吧!」


    刘晔和张昭点点头,三人坐了下来,孙权又命侍卫上茶,笑问道:「曹丞相可有信件?」


    刘晔摇了摇头,「很抱歉,只有口信,由刘晔转述。」


    「主簿请说吧!我洗耳恭听。」


    刘晔喝了一口热茶,这才不慌不忙道:「曹丞相希望吴侯能看清局势,做出明智的决定,不要一错再错,以致三世基业毁于一旦。」


    孙权沉默了,这哪里是商议,分明就是威胁,旁边张昭冷笑一声说:「这话太空洞了,让人无法理解,刘主簿能否详解?」


    刘晔微微一笑,又继续道:「眼前的局势我想吴侯应该很清楚,江东已经三分,会稽孙贲宣告自立,吴郡孙绍也是自立在即,吴侯实际控制地只有丹阳、庐江和毗陵三郡,连豫章郡和鄱阳郡也被汉军占领,这是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吴侯再不採取行动,恐怕最后的立足之地也没有了,曹丞相不希望局势发展到那一步。」


    「那曹丞相希望我採取什么行动呢?」孙权冷冷问道。


    「很简单,曹丞相希望吴侯归降朝廷,和曹军共进退。」


    孙权这才明白曹操的企图,原来是让自己投降,看来他确实是忌惮刘璟,不敢轻易动兵,孙权淡淡一笑道:「我现在不就是朝廷一员吗?天子亲封为吴侯,我每年也派使者去朝中进贡纳土,曹丞相还要我怎么归降呢?」


    「曹丞相是希望吴侯送长子去邺都读书,我们会善加照顾,另外曹丞相还希望和吴侯见一面,双方建立盟约,曹丞相愿意出兵助吴侯夺回豫章郡和鄱阳郡。」


    刘晔的意思很明确了,质子结盟,孙权半响才嘆一口气道:「请给我时间考虑一下吧!」


    刘晔点点头,「可以,我们就以三天为限,若三天内没有吴侯的答覆,那就视同吴侯拒绝,我先告辞了。」


    孙权感到很疲惫,对张昭道:「子布替我送刘主簿下船,我就不送了。」


    张昭笑着一摆手,「刘主簿请吧!」


    片刻,张昭送走了刘晔,返回孙权船舱,只见孙权负手站在船窗前,凝视着江面不语,神情十分凝重,张昭知道孙权的压力极大,他笑着走进船舱道:「刘晔到来其实也不是坏事,至少泄露了曹操忌惮刘璟的事实,若非如此,曹操会给吴侯一个投降的机会吗?」


    孙权摇了摇头,「我绝不会质子去邺都。」


    「微臣也不贊同,更不贊同和曹操结盟,这就是曹操的恶毒之计,先断绝我们和刘璟的盟约,双方以兵戎相见。」


    孙权低低嘆了口气,「可是我们和刘璟又还有什么盟约呢?他布下荆南圈套让我钻入,又占领了我的豫章和鄱阳,他和曹操又有什么区别,一样的心狠手辣。」


    「可至少我们面子没有撕破,吴侯质问他为何占领豫章和鄱阳,置盟约于何地?我想他会给吴侯一个说法,微臣觉得孙刘两家毕竟有联姻,刘璟总比曹操靠得住一点。」


    孙权回头诧异地看了张昭一点,在他记忆中,张昭可是坚定不移地反对刘璟,主张和曹操联合,今天怎么反过来了,张昭明白孙权的疑惑,苦笑一声解释道:「微臣对刘璟依然没有好感,只是现在江东生死存亡之计,微臣应以江东大业为重,摒弃个人恩怨,微臣虽然很厌恶刘璟,但微臣不得不承认,刘璟确实比曹操稍微靠得住。」


    孙权点点头,「子布能这样坦白,我很高兴,不过让我再单独考虑一下吧!」


    张昭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孙权待他走远,又对外面侍卫道:「去把鲁都督请来!」


    人到危难时,才会意识到真正忠诚于自己之人,孙权也是如此,他此时才意识到,被他一直轻视的鲁肃才是真正忠诚于自己之人,他心中不由一阵自责。


    不多时,鲁肃快步走进船舱,他见吴侯坐着,便跪下行一拜礼,「拜见吴侯!」


    「子敬请免礼。」


    孙权嘆息一声说:「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过错,从建安四年执政至今,已有十五年,可江东非但没有强盛壮大,反而屡遭挫折,今天竟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让我无法去面对父兄,我不停反思自己,却总不得要领,希望子敬能为我之鑑,直言相告。」


    说完,孙权满怀期待地望着鲁肃,鲁肃沉默片刻道:「忠言逆耳,我怕吴侯无法接受。」


    「事到如今,我还有什么不能听,请子敬说实话吧!若我还听不进忠言,子敬也可以离开我了。」


    鲁肃默默点头,思索片刻道:「吴侯确实犯了不少错误,比如草率出兵,过于穷兵黩武,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微臣一直认为,吴侯犯下三条错误,才导致今日之祸。」


    孙权深深向鲁肃行一拜礼,「请子敬明言。」


    「第一个错误就是吴侯不该纵容派系,吴侯有识人之明,无论张昭、顾雍、虞翻等人都有经天纬地之大才,黄盖、周瑜、陆逊、吕蒙都能独挡一方,江东可谓人才济济,但为什么在关键时刻,这些大才却不能尽其所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江东派系内斗炽烈,人人都有了私利,当公私利益冲突时,所有主张都是从自身派系考虑,从而置江东大业不顾,这也导致吴侯决策屡屡失误,这是江东衰败之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