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嘆了口气,「我不喜欢北方,太冷了。」
「少妤,你想去北方吗?」陶湛回头笑着问蔡少妤道。
「我?」
蔡少妤慌忙摇头,「我不知道!」
半晌她又低声道:「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时,蔡少妤心中有些不舒服,便起身道:「我就先回去了,你们慢慢聊。」
陶湛也对孙尚香笑道:「我也回去看看孩子,等会儿再来陪你聊天。」
她起身跟着蔡少妤走出了院子,蔡少妤明白陶湛的意思,脚步放慢下来,她们两人沿着柳树小道缓缓并肩而行。
「你很生我气吗?」陶湛淡淡问道。
蔡少妤点了点头,继而又摇摇头,苦笑一声说:「开始有点,不过想想也就理解了,毕竟……」
「你想说什么?」陶湛瞥了她一眼问道。
蔡少妤嘆口气道:「毕竟我已风风光光嫁过刘琮,满城都看见了壮观的婚礼场面,这是我犯下的错误,就应该承担它留下的后果,所以我想通了,也就能理解你的态度。」
「你能理解就好,如果是外人,我不会反对,偏偏是他堂兄,少妤,我希望你能嫁一个好人家,风风光光地再嫁出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蔡少妤咬了一下嘴唇,没有说话,陶湛又道:「当然,你如果不想嫁,愿意留下来,我非常欢迎,随便你住多久,我会把你当做自己姐妹看待,只是……我不能保证以后。」
蔡少妤点了点头,「我明白!」
说到这,蔡少妤又笑了起来,「其实我也想通了,作为一个女人,最大希望的就是能有一个依靠,有个安身养命之所,我住在这里很开心,真的不想离开,只要大姐肯容纳我,我又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大姐放心吧!我不会再提让大家都感到为难之事。」
陶湛笑着点了点头,她很高兴蔡少妤有这样的觉悟,她轻轻挽住蔡少妤的胳膊,两人挽臂缓缓而行,「少妤,我想给致儿换个师父,你觉得我该怎么向将军提这件事?」
「我觉得最好把你的想法给贾军师说一说,让他们来和将军谈,毕竟给致儿换师父是件大事。」
「你说得对,不过还是等他这场战役打完再说,我现在不想分他的心。」
「大姐,将军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也不知,只希望新年时他能回家看看。」
两人边说边走,渐渐地走远了。
……
长江水面上,一支由五百艘千石大船组成的汉军船队顺江而下,浩浩荡荡向夏口方向进发,延绵百里,声势壮观,这是赶去安陆郡的三万汉军,由刘璟亲自率领。
在为首大船的演武堂内,刘璟和司马懿在沙盘前讨论这次北征中原的一些具体细节,按照汉军和江东军达成的协议,北攻中原的战役将在十月上旬打响,今天已是十月下旬,秋收已过,天气渐渐寒冷,最多还有半个月,大战序幕也将慢慢拉开。
「从江东送来的情报来看,这次江东军出征并不顺利,内部有很大的分歧,据说顾雍、虞翻、陆绩等吴越系官员坚决反对北征,军队内部也有分歧,以黄盖为首的部分老将也不贊成北征。」
说到这,司马懿嘆了口气,又道:「我很担心江东内部不团结,会影响到这次北征战役。」
刘璟却笑了笑说:「不用太担心,这次北征,我并不是要夺取多大的利益,我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向曹操施压,能够圆满地在关陇收官,所以只要江东出兵,牵制住曹操的兵力,那就足够了,至于江东是胜是败,对我们影响不大。」
司马懿一直有一种感觉,州牧并没有完全把这次北征战役的真实用意告诉他,很多事情都是他事后才醒悟,比如将荆南四郡让给江东,司马懿得到刘备统一交州的消息后,他才勐然醒悟刘璟的深谋远虑。
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自己有未知的情报,比如中原战役怎么向曹操施压,如果胜了或许可以施压,如果败了呢?尤其是江东,内部不靖,又是北上中原和强势的曹军作战,取胜的机会不大。
可州牧的表态,似乎江东胜负影响不大,这就让司马懿百思不得其解了,他沉吟片刻,终于忍不住问道:「州牧在关陇究竟是如何布局,能否先告诉微臣?」
第702章 一触即发
安陆郡位于江夏郡以北,由于北方有淮阳山地的阻隔,便将安陆郡与中原地区分隔开,形成了安陆郡的半封闭状态,在多年的南北大战中,除了赤壁之战外,其余战役对安陆郡的影响并不大。
安陆郡的北部虽然山地众多,但大多属于丘陵,并不想祁山那样崇山峻岭,丘陵之间也有不少通道,可以穿过丘陵山谷直上北方。
义阳县是安陆郡最北面的一个县,也是大将魏延的祖籍,这里是桐柏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在义阳最东面,却是一片宽达百里的平原,淮河从这里蜿蜒流过,将这片平原分为安陆郡和汝南郡。
此时在平原上的淮河以南,矗立着一座占地数千亩的巨大军营,这是汉军耗时近两个月筑成的一座板墙式军营,营墙高两丈,并每隔百步修建一座哨塔,大营紧靠淮河,站在哨塔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淮河对岸的安阳小县。
安阳县已经被汉军占领,作为汉军北伐的前哨,由于义阳县是淮河的发源地,淮河在这一带并不宽阔,渡江比较容易,汉军为此在淮河上修建了三座浮桥,将汝南郡和安陆郡紧密地联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