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脸色一变,毛玠说得没错,有贾诩镇守陈仓,又有黄忠、赵云之勇,一旦攻不下陈仓,反而兵败,后果确实很严重,他承受不起。
这时程昱又继续道:「还是接着刚才微臣的话说,刘璟虽然是虚攻中原,可一旦中原有了机会,他一定会变虚为实,真的向中原进军,中原不利,天下震动,我希望丞相能充分重视这一点。」
曹操默默点了点头,尽管他不愿承认这一点,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心中嘆息一声,问道:「那依仲德之见,我们该怎么办?」
「微臣提出一个方案,叫做:关中守点,中原布边,具体说就是屯五万重兵固守长安,和汉军对峙,关中只放五万军队便可,而中原则部署十五万大军,分为四个点,南阳、汝南、合肥和徐州,另外十万大军屯守许都,哪里危急就支援哪里,只要能挫败刘璟的中原攻势,我们再回头反攻关中,微臣认为,局势还是能够挽回。」
曹操也感觉这个方案可行,便道:「仲德暂留片刻,各位先退下吧!」
他又见长子欲言又止,也点了点头,「丕儿也可以留下。」
众人告退,内堂上只剩下程昱和曹丕两人,曹操先问曹丕道:「丕儿有什么话要说吗?」
「启禀父亲,孩儿想提醒父亲,陇西及关中之战中有不少壮烈之士,迟迟得不到封赏,这样对军心不利,比如姜平,宁可自刎而不降刘璟,何其壮烈,父亲为何不厚赏之。」
「吾儿说得不错,这是我没有考虑周全,姜平壮烈忠心,可谥号为『忠』,加封街亭侯,由其子继承,跟他一併自刎的军士皆封列侯,每人赏金千两,这件事就由你去操办。」
「孩儿遵命!」
曹操很赞许长子考虑周详,他沉思片刻,又对程昱嘆息一声说道:「说实话,我现在最迫切之事,就是要挽回声誉,仲德反攻南阳成功,虽然挽回了不少声望,但还不够,若我能再取得一次胜利,威信大增,我就能继续募兵,增加实力,现在刘璟要出访江东,我想我们能不能利用这几个月时间做点什么,尽快募兵,不知……」
程昱很清楚曹操所受到的压力,他留自己下来就是希望自己替他分忧,程昱想了想便笑道:「有一个办法可以增加丞相声望。」
曹操大喜,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俗话说,柿子要捡软的捏,天下除了南方势力外,还有一个软柿子,丞相忘了吗?」
曹操一怔,勐然醒悟,「仲德是说辽东?」
程昱点了点头,「袁氏余孽退去辽东,虽然击败了公孙家族势力,但听说他们内斗厉害,互相倾轧,军队日渐分裂,而且军纪十分混乱,本来不用管他们,数年之内他们必有内战,但如果丞相要提高声望,不如派一支劲旅前去,一战可败之。」
曹操欣然捋须道:「仲德知我心也!不知派谁为好?」
程昱目视曹丕,曹丕立刻躬身施礼,「孩儿愿为父亲分忧,率军平定辽东。」
曹操看了看程昱,又看了看曹丕,微微一笑道:「好吧!就由丕儿率军前往,希望你莫要令我失望。」
第695章 合纵连横(上)
今天曹丕着实有些兴奋,没想到父亲最后竟然准许自己带兵攻打辽东,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父亲没有把这个机会给三弟,而是给自己,由此可见父亲对自己的重视,曹丕仿佛看见世子之位在向自己招手了。
这也难怪,曹丕现在已替父亲执掌政务,官任副丞相,如果不去考虑那个傀儡皇帝,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就在这样,父亲依然没有把他立为世子的意思。
曹丕看得出,父亲非常宠爱三弟,把他派去执掌关中,眼看陈仓失守,又唯恐他有失,又将他接了回来,就拿今天来说,三弟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这么重要的议事,父亲偏偏让他也参与。
想到今天的议事,曹丕忽然想起一个细节,议事时三弟是坐在左首,自己坐在右首,要知道左上右下,父亲这是什么意思?曹丕兴奋的心情顿时如被一盆冰水泼灭了,他心中象猫抓挠一样,极为不安起来。
「长公子,可以走了吗?」旁边一名侍卫小声问道。
曹丕摆摆手,「再等一等!」
他拉开车帘,向铜雀台的大门望去,这时,他看见程昱快步走了出来,曹丕连忙对手下道:「去把程军师请来!」
侍卫骑马奔了上去,片刻,程昱匆匆走来,曹丕连忙打开车门,「军师请上车。」
程昱有些犹疑,但最后还是上了马车,他有些埋怨道:「公子怎么能在铜雀台前让我上马车,这会被丞相知道的。」
「我心里有事,请军师勿怪。」
曹丕吩咐出发,马车启动,缓缓向城内而去,这时程昱笑道:「恭喜公子能带兵去辽东。」
「这是军师的功劳,我心里感激不尽。」
说到这,曹丕又忍不住嘆息一声,程昱发现他神情有异,便关切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曹丕神情有些沮丧道:「军师没有发现吗?今天的座位安排,我是坐在右首第一位,但三弟却坐在左首第一位,我真是不知父亲是怎么想的?他算什么!」说到这里,曹丕竟有些忍不住恼怒起来。
程昱迅速瞥了他一眼,其实他早就发现座位的安排了,显然是丞相刻意安排,至于为什么这样安排,程昱也不知道,不过程昱知道一点,曹丕太看重得失了,当然这和他的性格有关,阴冷毒辣,心胸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