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的话说到曹丕心坎上,现在须步步谨慎,再也输不起,不能再让父亲失望,他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冷之色,「伏寿可以暂时不杀,但她的两个儿子必须要立刻毒杀,以绝后患。」
……
刘璟返回成都已经有三天了,这三天他几乎都呆住府中,这一年多,他和家人聚少散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对外征战,极少顾及家人,家中也发生不少事情。
妻子陶湛在前年迁来巴蜀时怀了身孕,因路途劳累而不幸流产,这件事让陶湛伤心了很久,但在去年八月,她再次怀了身孕,这一次她小心保养,终于在刘璟归来前诞下一子,这无疑刘璟带来极大的喜悦。
刘璟将次子取名为刘越,爱若珍宝,回来的第一天,他就和孩子呆了整整一天,或许是和家人分别太久的缘故,他格外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为此特地请了三天假,和妻儿在一起度过。
书房内,刘璟的长子刘致正坐在小桌前练习写字,他今年已经五岁,长得非常文静秀气,而且聪明异常,三岁便能识字,四岁开始学做诗,到了五岁,已经学了几千字在肚里,已经能吟诗作赋,被官员们誉为神童。
但刘璟却不太喜欢神童这个称唿,他不准儿子过早地学诗做赋,而是让他继续读书写字,因为刘致是嫡长子,不仅刘璟对他格外看重,而且百官们也对他关心异常,关于他的师父,几名重臣专门为此商议了三次,最终一致决定请州学博士来敏为刘致的启蒙之师。
来敏是汉司空来艷之子,东汉名将来歙之后,荆州新野人,汉末之乱时跟姊逃到荆州,因为姊夫黄婉是刘璋祖母之侄,来敏又随姊入巴蜀为刘璋宾客,博学多才当然是首要因素,但巴蜀博学者太多,所以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平衡,要兼顾北方、荆州以及巴蜀三方的利益,来敏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来敏和刘璟的想法一致,不准刘致过于炫耀小聪明,而是教他读各种基础名着,并教他书法,来敏的教书方案深得刘璟贊同,认可了这位嫡长子的『太傅』。
刘璟见儿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写出的字颇为漂亮,不由笑着摸了摸他小脑瓜,「不光要学文,有时间要练练武,不要你武艺高强,但至少能强身健体。」
刘致连忙放下笔,站起身恭恭敬敬道:「孩儿有时也跟二娘学剑。」
刘璟连忙拉儿子坐下,呵呵笑道:「尊重父亲是好事,但也不用这么拘束。」
「是!」
刘璟又好奇地问道:「二娘不是不肯教你练武吗?」
刘致嘴唇动了动,却不敢说,刘璟笑道:「有什么话就直说,做一个直率的孩子父亲也喜欢。」
第649章 家有小女
刘致鼓起勇气道:「二娘只是嘴上说得凶,她心其实很软,而且她忘记了自己说过不教我练武之事,非要逼我向她学剑,早晨天不亮就把我拉起来。」
说到后面,刘致竟有了一丝埋怨之意,刘璟笑了起来,语重心长对儿子道:「你二娘是希望你不要变成书呆子,她是为你好,让你早起是为磨练你的意志,爹爹学武时,四更时就要起床,一直坚持了八年,到现在还是天不亮起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将来才能做大事,你应该感谢二娘才对。」
刘致呆了一下,还没人对他说过这些道理,他这才理解二娘的良苦用心,不由羞愧地低下头,「孩儿明白了!」
刘璟拍拍他稚嫩的肩膀,「以后师父会慢慢教你这些道理,好好写字吧!」
「是!」
刘致又端正做好,开始认真写字,这时,刘璟忽然看见一个小脑袋,向房间里探头探脑,正是他的宝贝女儿刘珠,今年才三岁,颇为调皮,一般当父亲都疼爱女儿,刘璟尤其疼爱。
他笑着走了上去,一把将女儿抱了起来,轻轻捏了捏她粉嘟嘟的小脸蛋,笑问道:「小猪儿在做什么?」
刘珠和她母亲一样,长了一个圆圆的包子脸,大眼睛,乖巧聪明,她眨眨眼睛,笑嘻嘻道:「我在看爹爹是不是在教训哥哥。」
「要是爹爹在教训哥哥呢?」刘璟又笑问道。
「我帮爹爹一起打!」
刘璟哈哈大笑起来,他亲了女儿脸蛋一下,「哥哥有果子都给你吃,你还打他?」
刘珠扮了个鬼脸,却不回答了,刘璟回头见儿子像老僧入定一样,不为所动,便点点头笑道:「哥哥在练字,我陪猪儿去院子玩。」
刘珠欢喜得拍掌,「我要爹爹帮我摘果子。」
「好!爹爹帮你摘。」
刘璟抱着女儿走到院子里,刘珠指着杏树上已经泛黄的累累杏,急道:「我要那个。」
刘璟伸手拉下枝头,刘珠伸出小手抓下两颗杏子,笑得满脸开花,这时,孙尚香走进了院子,对刘璟笑道:「刚才遇到吴阿婆,说徐长史来了,在外书房等夫君,夫君不去看看吗?」
刘璟知道徐庶一定是为江东之事,他点点头,把手中女儿递给她,「小猪儿,让二娘陪你玩,爹爹有事了。」
刘珠撅起嘴巴,一脸不高兴,她眼巴巴地来找爹爹,爹爹却只陪她一会儿,刘璟疼爱女儿,又捏捏她的小脸蛋笑道:「晚上爹爹陪你画画。」
刘珠顿时欢喜起来,「爹爹骗我是小狗!」
刘璟和她勾了勾小指头,又对孙尚香一笑,转身去了,走出院门便听孙尚香逗她道:「小猪儿,手中杏子给二娘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