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一路辛苦了,请坐!」曹操笑眯眯请荀彧坐下。
荀彧坐了下来,欠身道:「微臣是奉天子旨意前来大营犒军,天子让微臣转告丞相,若有什么需要,丞相可以直接提出来。」
曹操眯眼笑了起来,「多谢文若,我暂时没有什么需求。」
「不知丞相找微臣前来,有什么事?」
曹操似笑非笑地看了荀彧一眼,良久才淡淡问道:「上个月伏国丈过寿,去庆贺之文武大臣有两百六十七人,文若应该也去了吧!」
荀彧心中一跳,曹操怎么连具体人数都知道,他连忙欠身道:「微臣确实去了,还遇到了长公子。」
荀彧的意思就是说,曹丕也去了,为何要问我此事?
「呵呵!没什么,我只是随便问问。」
大帐内安静下来,两人都没有说话,但荀彧却明白了,曹操一直在盯着伏完,最后伏完留下八人秘密商议大事,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他不想参与伏完的计划,曹操把自己从邺城叫来,就是为了此事。
荀彧后背湿透了,暗暗埋怨伏完煳涂,这种事情拖而不定,曹操能不知道了,这下伏完真的完蛋了,还连累了伏皇后,他端起杯子喝茶,手在微微发抖。
这时,曹操目光锐利地瞥了荀彧一眼,他话题一转,便嘆息道:「今天我告诉众人,我生平最大的错误就是在穰山放过了刘璟,在刘璟起步时,我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结果最后他成为我的心腹大患,让我夜不能眠,现在他又即将北伐,虽然被我用围魏救赵之计暂时压住北伐,但他不会罢休,还是会出征,文若能否教我,我该如何应对刘璟的北伐?」
荀彧沉默片刻道:「丞相手下人才济济,仲德、公达还有长文,哪个不是经天纬地之才,他们都能给丞相一个明智的建议,微臣不问军事久矣,已经生疏,恐怕帮不了丞相。」
曹操黯然,半晌才嘆口气说:「文若曾是我最信任的心腹,也是我之师,当年我待文若也不薄,现在于我最危难之时,文若为何要冷眼旁观?」
曹操的语气很悲戚,令荀彧心中不忍,他又想起曹操过去待自己确实仁厚,虽然自己憎恨他篡权,但情义两个字他却绕不过。
无奈,荀彧只得缓缓问道:「丞相以为,刘璟现在所占领地域,最大的弱点在哪里?」
曹操略一思索,立刻明白过来,「文若是指荆益两州的隔阂,对吧!」
荀彧点了点头,「荆州是楚地,益州是巴蜀之源,两地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不过我这里说的是地理上的隔阂,荆州和益州被崇山峻岭重重阻隔,只能通过长江和蜀道联繫,两地难以在战略上统一,这就是刘璟最大的弱点。」
曹操沉声道:「我有点明白了,文若请说下去!」
荀彧笑了笑,又继续道:「现在刘璟一心在西线北伐,而且益州得之不久,还不是很稳定,所以刘璟将军队实力都转移到了益州和汉中,这就使得荆州的军事实力不足。
现在刘璟举荆益之力北征,可谓南军战北地,战虽侥倖可胜,但若要站稳北地,却非一朝一夕之事,我劝丞相不要着眼于陇西一战一域的得失,应该着眼于天下,着眼于荆州,他北上天水,丞相军队则南下汉水,他夺取关中,丞相则占领荆州。
丞相甚至还可以出兵安陆郡,威胁江夏,夺取蕲春,这样,江东的战略也会被打乱,他们会不会出兵从丞相夺回蕲春郡内?一旦江东夺取蕲春郡,发现江夏防御薄弱,他们会不会继续西进?
那时丞相撤出江夏,集中兵力占领襄阳,逼迫江东势力向南郡和荆南发展,刘璟会不会救荆州,一旦他全力救荆州,军事战略必然又会东移,而那时,关中和陇西他还能守得住吗?」
荀攸的劝说使曹操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他确实只考虑眼前,却从没有想过刘璟攻下关陇后自己怎么应对,荀彧将局势看得很透,看到了刘璟势力的最大弱点,也看到了江东和荆州的貌合神离。
刘璟的根在荆州,要想彻底击败他,也只能从根子上来考虑,曹操感慨万分,荀彧这么优秀的大才,自己居然将他弃之不用?
曹操深深向荀彧行了一拜礼,「文若不愧是孤的首席军师,从现在开始,我正式任命荀公为我的军师将军,请受我一拜!」
荀彧顿时脸色大变,他是大汉重臣,绝不能再为曹操的魏国之臣。
「不!不!丞相请听我一言。」
曹操却根本不听他的拒绝,起身对许褚道:「送荀军师去帐中休息,同时号令三军,从现在开始。荀令君就是我的军师将军,只在我之下,若敢轻慢军师,斩!」
「丞相!」
荀彧霍地站起身,肃然道:「微臣是大汉王朝侍中,持节巡视军营,丞相不能擅自任命臣为军师。」
「现在你已不是侍中了!」
曹操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取出一卷圣旨,递给荀彧道:「这是前天从邺都送来的旨意,你自己看看吧!」
荀彧疑惑地接过旨意,打开看了一遍,顿时如五雷轰顶,旨意中已任命他为魏国侍中、光禄大夫,参丞相军师,免去他大汉朝廷侍中之职。
……
荀彧回到自己帐中,一杯杯地喝着闷酒,曹操竟然强行封他为军师,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曹操在他离开邺都之机,便令天子罢免了他的朝中之职,转为魏国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