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军职从伍长、什长、屯长、军侯、牙将,一直到副校尉、校尉、中郎将、裨将、偏将,然后是杂号将军、前后左右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上将军、大将军等等。
目前最高军职是黄忠,因讨伐益州有功被升为偏将,赵云取汉中有功,升为裨将。
但除了军职外,还有就是兵职,就是具体领兵的职务,比如各地民团首领叫做团练;地方郡兵首领叫做郡司马。
骠骑将军府直属兵职目前有三类,一类是特殊地区驻兵首领,比如出产火油的下雉县和竟陵县各有三千驻兵,还有江夏军屯区的五千军队,主将叫做别部司马。
第二类是防御地区驻兵首领,由于军队数量较多,职务也相应较高,主将叫做都尉,最典型就是文聘,他镇守新野,防御南阳,统军一万人,被封为荆北都尉,同时,文聘的军职也是裨将,和赵云同职。
第三类就是跨越数郡的驻兵首领,汉中就是典型,主将叫做都督,督汉中、武都、魏兴、上庸四郡,统军三万,非心腹大将不能担任。
不过刘璟军队一旦攻下关中,那么汉中便不再临敌,汉中都督一职自然就撤销了,军队也就北移关中,会变成关中都督。
这也是刘璟最终决定任命赵云为汉中主将的原因,就是出于对他的绝对信任,当然,赵云本身的威望和能力也能胜任这个重要职务。
赵云也没有让刘璟失望,他在上任第一天和将士们进行了约法三章,绝不以权谋私,绝不随意责打将士,绝不怠慢军法。
尽管赵云已经成婚,妻子也怀了身孕,他却不肯把妻子接到汉中,而是留在襄阳,他自己就住在军营,和士兵们同吃同睡,亲自训练士兵,赢得士兵们的普遍爱戴。
尤其军队中有一半都是原来的汉中降军,赵云只用短短两个月时间,便使这支军队脱胎换骨,成为一支精锐之军。
清晨,南郑城外的军营内,数以万计的士兵们开始每天的跑步,从五更时分开始跑步,要跑二十里后才可以回营吃早饭。
赵云站在高台之上,远远注视着第一批跑回军营的士兵,他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一个瘦小的士兵第一个跑回了军营。
两个月前,这个名叫张虎的士兵因为吃不了军营的苦,准备和一批本地士兵逃回家中,结果被举报,按照军规,有逃跑意图者要杖打两百棍。
执行完军规后,赵云又和这些企图逃跑的士兵们深谈一次,这些士兵都仿佛变了个人一般,个个发奋训练。
尤其这个张虎,竟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体力大幅度提高,每次都能跑进前五十名,今天居然第一个跑回军营,按照惯例,他可以得到一千钱的赏赐。
但让赵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士兵们没有辜负他的一番苦心,说明他的练兵方法很有效果。
这时,一名骑兵从大营外疾速奔来,沿着马道奔至看台面前,骑兵翻身下马向赵云禀报导:「启禀都督,州牧已率军抵达汉水南岸。」
赵云大喜,他之前得到刘璟快信,得知他正前来汉中的途中,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赵云连忙吩咐身旁副将几句,便快步向台下走去。
……
刘璟的队伍此时已抵达汉水南岸,汉水上聚集了大量的民间货船,都是前来南郑运送物资前往襄阳,张鲁苦心经营汉中十几年,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及物资,除了粮食依旧存放在汉中外,其余军械、生铁、布匹、药材等等大量物资都要运回襄阳。
由于荆州水军正在整编之中,这次物资运输就由民间商家来承运,在一艘艘大船之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每艘大船上的双鲤标志,这是陶氏商行的船队。
可以说,陶氏商行是除了荆州水军和江东水军外的第三大水上势力,拥有六百余艘大小货船,江东的粮食、矿石和盐,巴蜀的石炭,以及各大商家的租用,使陶氏商行的船队活跃在南方各地,甚至远至交州。
此时在汉中看到陶家的货船,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时,一艘小船缓缓靠近南岸,一名中年男子从船上快步走下来,是陶家的大管事,姓张,他被士兵领到刘璟面前,跪下行礼:「小民张义参见州牧!」
刘璟认识他,便笑道:「原来是张大管事,请起!」
张管事起身又道:「我们是得到徐长史的委託,特来汉中运送物资,这是第三趟了,也是最后一次。」
刘璟点点头,「张管事辛苦了,我的军队打算渡汉水,渡船不够,能否烦请张管事再调一批货船过来,协助我的军队过江?」
「当然没有问题,小民这就去调船!」
张管事连忙返回对岸,不多时,一艘艘货船开始缓缓向汉水南岸驶来,刘璟的军队开始列队上船,船只向对岸驶去,刘璟刚下船,迎面便见赵云快步迎了上来,赵云躬身施礼,「参见州牧!」
刘璟见赵云又黑又瘦,知道他统兵辛苦,心中不由十分感动,默默点点头,「赵都督,这几个月辛苦了。」
「都是微臣份内之事,虽然辛苦一点,但收穫很大,微臣也感到十分欣慰,很有成就感。」
赵云说到这,忽然看见了旁边穿着军服的孙尚香,愣了一下,连忙躬身施礼:「原来夫人也来了,微臣刚才没有见到。」
孙尚香对赵云印象极好,她笑道:「赵将军不必多礼了,我只是跟随夫君来饱览名山大川,并非公务,赵将军可以忽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