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没有什么悬念,益州士兵们纷纷投降,邓贤想从西门逃跑,被西门守军抓住,押解来献功。
临时营帐内,黄忠命人重赏了抓捕邓贤的士兵,这才对邓贤笑道:「邓将军可愿意投降?」
邓贤低头不语,黄忠又劝道:「邓将军也是巴人,怎会不知刘州牧为保护巴人杀尽蛮夷之兵,连邓将军的父母亲人也得到了庇护,俗话说鸟择良木而栖,就算邓将军不是为了感恩,也应该知道投降刘州牧才是明智之策,何必为兄弟残杀的刘循卖命,死守即将覆灭的成都?」
一句句都击中邓贤的心坎,他想到巴人对刘璟的感恩,如何能不动心,又想到刘循名不正言不顺,大敌当前还要兄弟相残,这样的主公真的不值得他效忠。
邓贤嘆息一声,单膝跪下,高高抱拳道:「邓贤愿投降荆州,为刘荆州效命!」
黄忠大喜,连忙扶起邓贤,「我早知道邓将军是正直之人,我向将军保证,刘州牧绝不会怠慢了将军。」
邓贤又施一礼,「多谢黄老将军。」
这时,一名士兵进帐对黄忠低语几句,黄忠一怔,「怎么会这样?」
「请问老将军,出了什么事?」邓贤有些不安地问道。
黄忠嘆息一声,「姜太守不肯投降,全家服毒自尽了!」
邓贤黯然,半晌道:「我和姜太守素有交情,请老将军准我安葬他们。」
黄忠点点头,「可以太守之礼厚葬!」
黄忠整顿降卒两天,随即按照刘璟的命令,任命邓芝为犍为太守,并给他两千士兵,这才和严颜率领大军继续北上。
……
成都,刘璟率领六万荆州主力大军已经抵达了这座巴蜀第一大城,战船停满了岷江,荆州军在城池以西两里外的旷野里筑起了军营,荆州军并不急于攻城,刘璟是希望用巨大的压力迫使刘循投降。
就在刘璟率军队到来之时,蜀郡丞许靖先一步投降了刘璟,城池不远处,刘璟在数百名亲卫和十几名将领的护卫下,沿着城池巡视。
成都城不愧是巴蜀第一城,城墙高大坚固,城头宽阔,可以跑马,有射孔、探视孔和投石滑道,且修建有马面,四周有护城河,宽约四丈,是刘璟所见过最宽的护城河,用普通木板还无法搭建。
不过这却难不倒刘璟,因为护城河与外河相连,船只便可以驶入护城河,可以迅速搭建浮桥,而且护城河修得很宽,反而留下了一个漏洞。
「护城河有多深?」刘璟笑问许靖道。
许靖连忙道:「今年春天才清理过淤泥,深约一丈。」
「一丈!」
这个回答让刘璟颇为满意,他扬起马鞭又一指不远处连接护城河的另一条天然河流问道:「请问郡丞,那条河流何名?」
许靖连忙上前抱拳道:「此河名锦河,贯穿全城,直通岷江,入城处修建有水门。」
刘璟点点头,催马来到锦河旁,仔细打量这条河流,和护城河一样,宽约四五丈,应该是向北流入岷江,他随即命亲兵道:「试试水深!」
几名亲兵用长矛探试水深,禀报导:「水深超过一丈,约一丈二三。」
刘璟笑了笑又问许靖:「另一端入口处可有水门?」
「回禀州牧,这里是城北,在城东也有一座水门。」
刘璟对水门了解极深,他知道水门的弱点,他探身眯起眼向水门内望去,透过铁栅门隐隐可以看见里面的瓮城,竟和柴桑水城结构完全一样,他不由笑了起来,「难道这和柴桑是同一个人修建的吗?」
城头上,刘循正扶着城头注视远处的刘璟,相距不过百余步,随心所欲地观察城池,指东问西,就这样肆无忌惮地挑衅他,使刘循脸色铁青,他回头问道:「用箭可射他否?」
侍卫们都摇头,「公子,他的距离正好在弓弩射程之外,恐怕难以射到。」
这时,张任冷冷道:「别人不行,但我可以!」
他摘下自己的三石硬弓,从后背箭壶中抽出一支箭,张弓搭箭,勐地拉开弦,弓弦如满月,他眯眼瞄准了刘璟,弦一松,一支力道强劲的狼牙箭闪电般向刘璟射去。
第524章 激战成都(一)
张任的箭来势兇勐,瞬间便到了刘璟的侧面,想救护已经来不及,在一片惊唿声中,刘璟抽出青釭剑,后发先至,力量使宝剑陡然加速,在几乎不可能地情况下,反手一剑将偷袭之箭噼飞出去。
刘璟慢慢站直身子,脸色有些难看,他明明在弓弩射程之外,居然还有人能射如此强劲的箭矢,他回头冷冷向城头望去,这时,城头上影影绰绰站着大群人,其中一人手执长弓,这是何人?
一名士兵将箭矢拾回,递给了刘璟,箭已被一噼两段,箭尖的一段上刻有名字『西川张任』,刘璟眉头微微一皱,居然是张任射来之间,这时赵云催马上前,看了看箭杆,对刘璟淡淡道:「此人也是使百鸟朝凤枪。」
赵云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让刘璟立刻明白过来,此人和他颇有渊源,他将箭收起,回头看了城头一眼,对众人道:「回军营!」
众人调转马头,向军营疾奔而去,渐渐地奔远了。
城头之上,张任手执弓箭,目光紧紧注视着刘璟,却没有再射第二箭,旁边刘循回头看了他一眼,有些不满地问道:「张将军还有机会,为何不射第二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