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进了秭归城,已是中午时分,秭归城内已经恢復了从前的平静,对于秭归而言,粮食就是最好的稳定剂,粮食到手,民众感恩戴德,自然也就不会再闹。
不过不少店铺开张,但十几家酒馆和旅舍却没有一家开门,他们的恢復还须时日,可对于腹中飢饿的庞统等人却不是好事了,他们就指望来秭归县好好吃一顿,居然一家都没有营业。
街角,庞统伸长脖子等待僕人的消息,他的一名僕人正在对面酒馆交涉,不多时,僕人悻悻回来道:「公子,他们说主要是没有食材,以前店里的存货全被刘备军队收走了,现在还来不及准备,恐怕要十天后才能开业。」
庞统心中失望之极,早知道他临走时就该接下刘正送的那一袋米,当时想要清高,现在却饿肚子了,他也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快步走上前,拱手笑道:「请问可是庞先生?」
「在下庞士元。」
庞统有些奇怪,一个衙役怎么会认识自己,他屡遭挫折,过去了清高脾气已经改了不少,虽然对方只是一个衙役,但这里是人家的地盘,更重要是他腹中飢饿,正无计可施之时,庞统便也十分客气,含笑问道:「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家县令有请,请先生随我来。」
庞统犹豫一下,便带着随从跟着衙役向县衙走去,县衙的后宅和仓库已被烧毁了,但前面的主体还保持完好,不少民众正在自发地清理被烧掉的废墟。
庞统走进县衙,迎面走来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文士,拱手笑道:「庞先生辛苦了。」
「这就是我们县令。」旁边衙役笑着介绍道。
庞统没有见过此人,笑问道:「请问县令尊姓?」
「在下司马懿!」
庞统一下子愣住了,司马懿不是刘璟军师吗?怎么变成了秭归县县令,这是怎么回事?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秭归县县令、县丞尚在南郡,还没有赶来之前,我先代管几天,过一过县老爷的瘾。」
庞统这才明白过来,他连忙又施礼道:「原来是司马军师,庞统失敬了。」
司马懿呵呵笑道:「庞先生先去吃饭,吃完饭我们聊一聊,我可是久仰凤雏之名了。」
庞统脸一红,自己进城一路打听酒馆,估计司马懿都知道了,虽然有点难为情,但腹中飢饿难忍,他也顾不上面子了,便拱拱手道:「多谢司马军师了。」
司马懿命衙役带他们去后面吃饭,他负手望着庞统的背影,虽是初次见面,但他已经感觉到了庞统的落魄气息,他不由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
吃罢了午饭,庞统精神好了很多,他坐在议事堂上,慢慢地喝一杯热茶,这时,司马懿快步走了进来,歉然道:「事情太多,怠慢了庞先生了。」
「哪里!多谢司马军师的招待。」
司马懿也坐了下来,笑道:「庞先生不知准备去哪里?如果要去公安县,我们可以提供船只,让先生坐船前往。」
庞统摇摇头,「我已经和荆南没有关系了,我打算回乡,回襄阳隆中。」
「哦!原来如此,那庞先生以后有什么打算吗?」司马懿试探着问道。
「本想回乡种田,可估计我这身体不行,所以打算收几个生徒,教书为业。」
司马懿点了点头,「以庞先生大才,收几个生徒可惜了,前些日子令叔希望荆州书院在增加一个副院主,看庞先生愿不愿意屈就?」
庞统愣住了,原来是想让他去荆州书院,不过庞统还以为司马懿是想劝降自己,那样他就有叛主之嫌,但如果是去荆州书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荆州书院本来就是和庞家的鹿门书院合併,他去书院协助叔父,正是天经地义。
不过心中虽然愿意了,但话不能说得太直接,他沉吟一下,「让我和叔父商议一下,听听叔父的意见,如何?」
司马懿心中暗喜,这就是答应了,他笑呵呵道:「没有问题,我会派人送庞先生回襄阳,一路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这一次,庞统没有再拒绝,他捋须笑道:「那就多谢司马军师的安排。」
想了想,庞统又让书童从书箱里取出一封信,这本来是他准备给刘备的巴蜀策,但现在他不想给刘备了,便递给司马懿道:「这是我对夺取巴蜀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对司马军师有用。」
……
送走庞统,司马懿又赶到城外大营,他刚走到中军大帐前,便有亲兵笑道:「州牧说请军师直接进帐,不用禀报。」
「你们这帮懒傢伙,喊一声不行吗?万一州牧有什么不方便之事呢?」司马懿笑着批评几名亲兵道。
几名亲兵吐一下舌头,连忙高声禀报:「启禀州牧,司马军师到来!」
「请进!」大帐内传来刘璟的声音。
司马懿用手点了点几名亲兵,这才快步走进大帐,大帐内,刘璟正独自一人吃饭,随手翻一本书,他见司马懿进来,便笑道:「军师没吃午饭吧!一起来用餐。」
「多谢州牧,微臣已在县衙用过午饭,州牧请自用。」
刘璟点点头,把手中肉馕吃掉,又喝了一碗汤,吩咐亲兵道:「收拾一下吧!」
几名亲兵进来收拾了餐桌,又给他们上了两杯热茶,刘璟这才笑问道:「怎么样,见到庞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