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刘璟和徐庶是坐在席上,而且汉唐都是跪坐,没有什么椅子,这样情况下陶政若再站着行躬身礼,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压力,明显是对上级不尊重,所以陶政也必须跪下,和对方平等姿态,然后再躬身行拜礼,这就是跪礼的由来,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姿态之礼。
这和明清时代的跪礼不是一回事,明清时代都有了椅子,上级高高在上,而下级跪下行礼,这就不平等了。
刘璟一摆手,微微笑道:「免礼!」
陶政直起了腰,他从怀中取出写的报告,双手呈上,「这是武昌商人闹事的详细报告,请州牧过目。」
其实关于武昌商人闹事的报告刘璟已经得到了,不需要陶政再另外送报告,他接过报告笑了笑道:「我就不看了,你简单说说情况。」
陶政整理一下思路道:「起因是十几户襄阳籍商人之前贱价卖掉了商铺,后来发现武昌更加繁荣,他们便反悔了,想收回商铺,但买家不干,这十几户商人便鼓动襄阳籍同乡一起去抢夺商铺,结果便引发了江夏籍商人和襄阳籍商人的冲突,现在事态已经平復。」
「那十几户襄阳籍商人你怎么处置?」刘璟接口问道。
「回禀州牧,首先是商铺买卖成立,绝不能反悔,其次所有损失由那十几家挑事的襄阳籍商人承担,另外,为首的襄阳籍商人问罪一年。」
旁边徐庶笑了起来,「陶县尉只处罚襄阳籍,却不动江夏籍商人,是否合理?」
陶政站起身肃然道:「此案一是一,二是二,我绝没有半点偏袒,至始至终,江夏籍商人没有做出违法之事,双方立字转让店铺,有中间人作保,虽然价格低,但完全属于自愿,至于店铺被打砸洗劫,甚至商人被追打,都是襄阳籍商人在施行暴力,或许是江夏商人故意表现弱势,但只能是一种策略,和是否违反律法无关,我只看他们行为,徐长史可以说我办事不力,但不能指责我偏袒某一方。」
刘璟摆摆手笑道:「不用这么激动,徐长史知道详细经过,只是和你开过玩笑。」
陶政又坐了下来,刘璟看了看他的报告,便把报告还给他,淡淡笑道:「以后要记住了,给我的报告必须要有县令和太守的签字。」
陶政的脸蓦地红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官场大忌,他不好意思地接过报告,连忙收了起来。
刘璟这才对他说道:「把你襄阳找来,因为有一个新的职务给你,让徐长史说吧!」
陶政心中又惊又喜,原来是要把他调走,他心中顿时生出无限期待,忐忑不安望着徐庶,徐庶想了想道:「先告诉你一个机密,切不可外传。」
「卑职不敢!」
徐庶又继续道:「我们和江东签署了秘密协议,豫章郡和蕲春郡在一年后归属荆州,但在这一年后内,暂由江东控制,不过不得驻兵,而蕲春郡和豫章郡又有不同,由双方共管,也就是说,太守是由江东任命,但郡丞是我们任命,太守只是挂名,实权在郡丞手中,州牧便建议由你担任蕲春郡丞,一年后希望由你来稳住蕲春,陶县尉,你肩负重任啊!」
陶政心中激动万分,居然让他做了郡丞,尤其最后一句话,一年后他来稳住蕲春郡,这实际上就是暗示他,一年后他将为太守,他再一次行拜礼道:「微臣绝不会辜负州牧和长史的重託,倾尽全力稳住蕲春郡。」
刘璟笑着点点头,「去吧!办完手续,你就可以直接去蕲春县上任,出任郡丞的详细安排,徐长史会和你一一交代。」
「卑职告辞!」
陶政急于向祖父汇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他行一礼,告辞而去,一直等他走远,刘璟才对徐庶笑道:「长史觉得此人如何?」
徐庶脸上露出一丝苦涩,一般官员入仕,要先从主簿做起,两年主簿、两年县尉、两年县丞,最后升县令,至少要再县中为官十年后才考虑升迁到郡,如果政绩平平,根本连升迁的机会都没有。
而陶政没有经过主簿,直接做了县尉,只做三年县尉就直接升为郡丞,完全超越了官员升迁的途径,只能说这源于陶政的身份,其实徐庶完全理解,就算刘璟没有娶陶家之女,出于陶家对江夏起步的巨大贡献,也该有此报答。
更何况刘璟还娶了陶家之女为妻,生下了长子,出于一直对陶湛地位的维护和提高,刘璟也应该重用陶家,而且还在即将迎娶江东公主的前夕,这个破格提拔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尽管徐庶心知肚明,但他却不想提这种特殊关系,他知道刘璟也不是问他这个,而是问陶政是否能担任蕲春郡丞这个要职,徐庶想了想道:「看得出陶政是一个清廉踏实之人,为人正直,这几年做了不少实事,尤其这次他解决武昌商乱,可以看出他也有当机立断的魄力,能够秉公执法,不偏不倚,我相信他在蕲春郡能够不负州牧重託,顺利地将蕲春郡纳入荆州的疆土。」
刘璟点了点头,「我也期待他不要让我失望。」
第468章 陶家的利益
陶家在多年前便定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跟着权力中心走,当初江夏军的权力中心从柴桑转移到了武昌,陶家也随即迁到武昌,这次恢復了荆州,权力中心迁回襄阳,陶家也开始向襄阳迁移。
其实不仅是陶家,荆州文武官员们也纷纷卖掉武昌的房宅,迁回襄阳,大家都很清楚,只有跟随着权力中心,才会获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