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孙权不再纠结此事,话题一转问道:「说说和荆州的谈判情况,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
这才是孙权最关心的事情,现在江东形势十分严峻,赵云的军队依然驻扎在江北歷阳县,保持对江东的南压之势,令江东朝野惊惧,而两次西征更使他威望大跌,不满之声充斥朝野。
山越人已公开表态,不再承认他为江东之主,甚至江东部分郡县出现了希望他退位的唿吁,内外交困,使孙权压力极大。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西征后事,他的江东之主恐怕就保不住了,不过,刘璟放回五万余战俘虽然有收买江东民心的嫌疑,但也在关键之时助了自己一臂之力,让自己对朝野多少有了一点交代。
鲁肃刚要回答,孙权却拍了拍他肩膀,「回去再说,这里不是说话之地。」
回城的马车里,鲁肃小心翼翼向孙权提出了刘璟的条件,孙权沉默了,半晌,他微微嘆息一声,嘆息声中充满了无奈,让他怎么接受呢?开放内河禁,割让蕲春郡和豫章郡,销毁千石以上战船,赔偿三十万石粮食,这些条件如果传出去,江东真的要沸腾了。
但危机就在眼前,如果他不答应,蕲春、豫章、庐江和九江四郡就将彻底丢失了,更重要是他们现在国力睏乏,根本就承担不起再一次大战,如果江夏军大举东征,江东将无力再战。
此时江东军甚至连驱逐歷阳县赵云军队的力量都没有,让他孙权还有什么资格和刘璟再叫板?
这一刻,孙权感到了深深的屈辱和无力,他找不到一点办法破眼前的困局,除非请刘璟让步,可是……他会让步吗?
就在这时,马车忽然停了下来,有侍卫在车外低声道:「吴侯,有紧急情报禀报。」
「什么情况?」孙权淡淡问道。
「定武中郎将今天上午秘密拜会了豫章太守。」
孙权眼中陡然射出一道杀机,随即杀机消失,很平静地答道:「我知道了!」
旁边鲁肃心中有些紧张,他知道定武中郎将便是吴侯之弟孙朗,他拜访孙贲是什么意思?从吴侯眼中杀机来看,这里面必然涉及到了敏感之事,难道是……鲁肃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孙权看了他一眼,微微笑道:「子敬放心吧!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江东不会发生内乱。」
孙权并不担心孙朗会造反,他担心的是孙贲,这个堂兄和曹操是亲家,他和曹操的关系非常寻常,去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时,孙贲竟然暗中和曹操往来书信,这样孙权都知道,当初孙辅勾结曹操之事其实就和孙贲有关,只是当时自己为了稳定江东才不得不放过他。
而且孙贲又是江东元老,在江东军队中以及官场上都有很深的人脉,如果他真的利用西征失败这件事来推翻自己,确实会是很大的威胁。
孙权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兇险时刻,只要稍稍有所差迟,就会摔下万丈悬崖。
书房内,周瑜、张昭和张纮先后匆匆赶来,众人坐下,孙权又让鲁肃将出使江夏的情况说了一遍,房间里沉默了,众人并没有愤怒,他们都知道江东此时就是案上鱼肉,没有选择的余地。
「大家说说吧!现在我们该如何应对?」
孙权对众人缓缓道:「这样的条件我承受不起,但似乎又不得不接受,可一旦接受了,我怎么向江东交代?」
这时周瑜先开口道:「其实销毁千石战船这个条件问题不大,目前我们超过千石以上的战船只剩下一百二十艘,这一百二十艘战船可以卖给刘璟,作为一部分粮食的抵偿,只保留吴侯的一艘坐船,我想刘璟应该会答应。」
旁边张昭眉头一皱,「可没有了千石以上战船,我们江东的水军不是完了吗?将来曹操侵吴,我何以抵挡?」
周瑜微微一笑,「我久率水军,深知水军之战主要依靠千石战船,二千石、三千石的战船实际上只是用于后勤运输,虽然我们没有千石战船,但我们将来可以造九百石战船,这和一千石战船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至于运输后勤,五百石的货船一样可堪大用,人手少,且灵活机动,可以逆水逆风而行,可以在内河航行,只是需要数量多一点罢了。」
孙权点点头,「公瑾说得有道理,更重要是我们现在国力睏乏,也无力造大船,如果曹操南攻,九百石战船一样可以阻挡曹军渡江,而且十年内我们也无力再西征,造大船其实也无用,这一条我答应了。」
众人又沉默了,孙权看了看张纮,他发现张纮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便道:「张长史有什么话尽管明说,事到如今,我们应该没有什么顾虑了。」
张纮苦笑一声,「微臣不是有顾虑,只是想法还不太成熟。」
「不妨说说看!」
张纮沉吟一下道:「微臣在揣摩刘璟的心态,从他不计条件放回五万多战俘,微臣就感觉他其实并不想彻底削弱江东,他还是希望江东能和他结盟,共同对付曹操,但他又对我们不太放心,同时他也担心对内不好交代,所以只放回士兵,而不放回大将。」
「长史说得很对!」
张昭也点头贊同道:「确实是如此,否则无法解释刘璟为何放回战俘,他其实是在暗示我们,一切都可以谈,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握住刘璟的深意,最大限度的维护江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