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653页

第653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启禀将军,这是夏水,又叫沔水,从汉水流来,流向西南面的江陵。」


    于禁大喜,「这条河通往江陵吗?」


    「是!但路途稍远,具体我也不清楚,必须问渔民,我是猎人,只熟悉陆路。」


    这时,刚才的渔夫在曹军士兵用弩箭的威胁下,又重新驾船回来,被迫上了岸。


    这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老渔夫,他被曹军士兵吓坏了,跪下磕头求饶,「求军爷们饶小人一命!」


    于禁从马上探头问道:「我不会杀人,问你一些问题,你必须老老实实给我回答。」


    「小人不敢隐瞒!」


    于禁先问夏水,「这条河通向江陵吗?可行多大的船只?」


    「禀报将军,这条河通往江陵旁边的小镇江津,但要绕一个大圈子,不过河道比较宽,可以行千石的船只。」


    于禁心中暗喜,马鞭一指水泽,又问道:「水泽通向乌林吗?」


    渔夫胆怯地问道:「请问将军,是哪个乌林?」


    「废话!难道还有两个乌林?」


    旁边带路老者道:「确实有两个乌林,一个南面江北岸,江对岸是长沙郡蒲圻县,所以叫蒲圻乌林,另一个是在东面,也是在江北岸,对岸是赤壁镇,又叫赤壁乌林。」


    「当然是赤壁乌林!」于禁有些不耐烦地狠狠瞪了渔夫一眼。


    「可以乘船抵达乌林岸边,距长江岸边只有十里。」


    于禁开始有点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了,又问道:「可以行千石大船吗?」


    渔夫连忙摇头,「不可能,冬天时水很浅,只能走小渔船,而春秋两季稍好一点,水面可以行百石客船,常有汉水客船抄近路,通过水泽去长沙郡。


    夏天水量最大,可以乘五百石横穿水泽,抵达长江岸边的赤壁乌林,但千石大船绝对不行,会在水泽中搁浅。」


    于禁远眺水泽片刻,又继续问道:「这里离赤壁乌林还有多远?」


    渔夫战战兢兢道:「大概还有两百六十余里。」


    这时,于禁心中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可以将夏水和水泽掘通,通过水路运送粮食辎重,五百石的船只也足够了。


    旁边臧霸也在马上问道:「这里离汉水有多远?」


    「还有二十余里,汉水河口处有一座小镇,叫做沔阳镇,镇上居民都是以捕鱼为生,小民家就在那里」


    于禁催马靠近臧霸,和他商量道:「我想在这里将夏水和云梦泽掘通,使江陵船只能够直接抵达乌林赤壁,你看如何?」


    「我也有此意,但最好亲自乘船试验一下,回去才能交差。」


    说到这,臧霸高声喝问道:「你们镇子里有五百石大船吗?」


    「有三艘,都是镇子里大户人家的船。」


    臧霸看了看天色,已经快黄昏了,他便对于禁道:「我带弟兄去抢船,文则安排士兵挖掘通道,争取明天上午完工。」


    于禁点点头,「我也是此意,不过最好把所有船只都徵集过来,我们用来搭建浮桥,再让一部分弟兄乘船探路回江陵。」


    于禁和臧霸都是在中原身经百战之人,对民众没有什么怜惜之心,臧霸立刻道:「我率一千军队去抢夺船只,若不给,我灭了他们全镇!」


    藏霸当即率领一千士兵向北面的沔阳镇疾奔而去。


    于禁沉思片刻,一招手,叫来一名军侯,吩咐他道:「你带五百弟兄继续走陆路前行,要一直到乌林镇的长江边,还要考虑二十万大军的驻营,好好探路清楚,给我画一张详细的地图来,还要包括沿途的地形。」


    「卑职遵命!」


    军侯带着五百曹军士兵和领路的老者,向东奔去,渐渐消失在小路中,于禁已经不想再向东去了,他当即吩咐手下三军,「立刻动手,给我把河流和水泽掘通!」


    第365章 绿铜矿山


    就在于禁和臧霸在云梦泽内开闢道路之时,刘璟也来到了江夏最大的铜矿山视察,这座铜矿山叫做绿铜山,位于武昌县南面,蕲春县对岸,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大冶。


    绿铜山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大山,而是一片丘陵山区的总称,早在战国时期,楚国便在这里採矿鍊金,汉王朝时,这里更是重要的铜矿产地。


    绿铜山并不靠长江,距离长江还有近五十里,不过东面有一片狭长型的湖泊,叫做西塞湖,湖泊和长江相通,两万余战俘用了一个月时间,挖掘了一条三十里长的小型运河,将矿山和西塞湖联繫起来,也就通向长江。


    这条运河极为重要,可以保证铜矿石从矿山运出,直接运到夏口,这是因为江夏的冶炼中心位于夏口,从巴蜀运来的煤,从江南运来的铁矿,都集中在夏口冶炼生铁,有千余名工匠源源不断地为江夏军冶炼出高品质的精钢。


    刘璟到来时,运河已经建成,两万五千名战俘在巨大的矿山上採掘矿石,通过小船运到西塞湖,再转运上大船运去夏口。


    两万五千余战俘是由三千江夏军看管,另外还有百余名文官,负责战俘的粮食、营地及矿石运输管理,三千江夏军由大将邢道荣统帅,文官则由冶炼使李正方管理。


    李正方也就是李严,字正方,他从襄阳逃到江夏后,成为了文聘的幕僚,很快又被刘璟升为江夏军仓曹参军,主管后勤粮草,李严的能力极强,思路开阔,属于开拓型的官员,特别适合于开拓新事业,也正是这个原因,刘璟任命他为冶炼使,负责铜矿的开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