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杀了诸葛亮,那他承诺之事就无人知晓了,也就可以随之作废,只是这个想法有点太阴狠,他希望能得到鲁肃的支持。
鲁肃却立刻起身道:「吴侯,请容微臣一言,刘备参战有利于主公抗曹之名正言顺,这其实是大义,而为了区区四郡而甘冒逆臣之名,实为因小失大,吴侯若要四郡,战后可以找别的理由,但大敌当前,微臣以为,还是应该众志成城,团结抗曹才是正途!」
孙权默默不语,鲁肃一席话说得他万分惭愧,半晌他才嘆息一声道:「子敬说得对,我险些做了蠢事了,多亏子敬的劝谏,也罢,就採纳子敬的话,既已许之,就不再反悔,四郡等战后找别的理由夺取。」
第357章 蕲春风云(五)
次日午后,孙权率领数百文武官员聚集在蕲春码头前,欢迎刘璟的到来,这时,有士兵在眺望台上大喊:「江夏船队出现了,在十里外江面上!」
又过了片刻,只见一队由十几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向蕲春县驶来,为首大船上插着一面巨大的金边赤旗,赤旗是汉朝军旗,也是荆州军的军旗,而镶金边则表示荆州牧的帅旗。
孙权回头示意,鲁肃立刻大声道:「奏乐!」
码头上顿时鼓乐齐鸣,八支舞龙狮队伍上下翻飞,热闹异常,不多时,刘璟的座船徐徐靠上了码头,刘璟站在船头,满脸笑容向众人拱手施礼,头戴金冠,身着紫袍,腰束玉带,更显得他武略文采,英姿勃发。
在他身后跟着二十名亲卫以及两名从事刘敏和蒋琬。
孙权微微赞嘆道:「果然是人中龙凤,卓越不凡!」
大船靠岸停稳,有船夫迅速搭上船板,刘璟走上岸,笑道:「不敢劳兄长亲自来迎!」
「贤弟到来,为兄怎能不迎?」
孙权大笑上前,两人紧紧拥抱,孙权上下打量他一下,又笑道:「一年不见,贤弟瘦了很多啊!」
「多事之年,哪里胖得起来?」
两人会意,皆一阵大笑,这时,刘璟一招手,一名士兵端着一只铜盘上前,盘中是一柄短剑,刘璟笑道:「此剑名青月,是我在柴桑所得,一直收藏至今,现赠给兄长。」
这把剑实际上是柴桑工匠在冶炼斩马剑时炼出,锋利异常,独此一柄,收藏名剑是孙权最大的爱好,他顿时有了兴趣,拾起剑抽出,只见剑身为淡青色,剑光如月,寒气森森,锋利异常。
「好剑!」
孙权连声夸赞,把剑交给随从,又对刘璟笑道:「听说贤弟喜得贵子,我也要表示心意,金珠宝贝不稀罕,我送给贤弟宝贝儿子一个大傢伙。」
他回头喊道:「牵上来!」
只见人群纷纷闪开,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男子牵着一头小象慢慢走上前,刘璟心中惊讶,他走上前拍了拍小象,忽然想起歷史上孙权送给了曹操一头象,最后由曹冲来称象,莫非就是这头象?
孙权走上前笑着介绍道:「这头象名叫米拉,是一名岭南商人送给我,还有一个象奴,小象很温顺,等令郎长大一点,可以骑着它玩。」
「那就多谢兄长了!」
刘璟命人把小象和象奴一起带上大船,这才跟着孙权乘上马车,在众人的簇拥下向城内缓缓而去。
蕲春县是小县,没有东吴城那样数十万人上街迎接,只有全县数千人上街欢迎,虽然人数很少,但人人欢唿,个个面带激动的笑容,他们发自内心的欢迎刘璟的到来。
十几年前,孙坚跨江击刘表,就是从蕲春县渡江,那一战蕲春县几乎全县皆毁,没有比饱尝战争痛苦的蕲春县人更期盼孙刘和好。
刘璟望着一张张激动的笑脸,他又想起了襄阳的民众,也是这样发自内心的欢迎自己,他忍不住嘆息道:「他们的要求其实很低,只求能平平安安过日子,说起来令人惭愧,就是这么低的要求也很难满足他们。」
孙权也微微嘆息道:「贤弟所言,也是我所思!」
马车停下了,蕲春县没有吴王宫那样宽阔壮观的宫殿,只有孙权所住的府邸稍微象样一点,孙权笑问道:「我记得在东吴,你是住在陶府,那么这里呢?是由我安排,还是回自己坐船?」
刘璟歉然道:「白天在这里吧!晚上还是回船,让兄长操心了。」
「那就这么决定了,贤弟先休息,晚上我为贤弟接风洗尘。」孙权笑眯眯拍了拍刘璟肩膀,带着他走进府门。
孙权有午睡的习惯,每天中午都要小睡半个时辰,多年来雷打不动,他回到自己房间,稍微收拾一下便躺下午睡了,但今天他有些疲惫了,睡过了头,迷迷煳煳中他被侍卫推醒。
「吴侯,醒一醒!」
孙权惊醒,他被扶坐起来,只觉得头一阵阵疼痛,就仿佛要炸开一般,他眉头一皱问道:「我睡了多久了?」
「大半个时辰了,吴侯,军师有急事禀报。」
孙权揉了揉太阳穴,头痛稍减,这才道:「请他进来!」
片刻,张昭匆匆走进,躬身道:「惊扰吴侯午睡了,但微臣有紧急之事禀报。」
「说吧!什么事?」
张昭上前一步,低声道:「曹丞相派使者来了!」
「啊!」
孙权大吃一惊,头痛顿时无影无踪,他连忙道:「现在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