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忽然有一种明悟,儿子的出生也就意味着他势力的延续,意味着所有将领效忠之心的延续,意味着他们利益的长久保证。
望着一张张喜悦的脸庞,刘璟笑着摆摆手,「大家不必争吵,新酒和红蛋保证每个人都有。」
众人一阵闹笑,大家又安静下来,刘璟这才把话题转回对安陆郡的突袭中来,他用木桿指着地图道:「这次突袭要充分利用云梦泽和涢水,发挥我们的战船优势,关键之战就在安陆县,那里有三万驻军,击败安陆县的曹军,那么这场战争就可稳操胜券了。」
突袭之战最终决定在入夜后开始行动,此时还在下午时分,为了严守机密,江夏军依然宣称将举行大规模的夜间实战兵演,并隐瞒了刘璟已经到来的消息,从下午开始,无论水军和陆军都积极地着手战备了。
刘璟还在大帐内和贾诩推演着夜袭的细节,这时,有士兵在帐门禀报,「州牧,文将军求见!」
「请他进来!」
很快,文聘走了进来,他虽然在前次安陆郡的战役中受了伤,不过伤势较轻,已基本痊癒,除了还不能上马和敌将单挑外,其余带兵行军打仗之类已经没有问题了。
他之所以来找刘璟,是因为在下午的军事部署中,把他遗漏了,虽然文聘也知道是因为自己的伤情所致,但他心中却不甘心,前次安陆郡之败始终令他耿耿于怀。
「州牧,我有话要说!」一进帐,文聘便阴沉着脸道。
刘璟微微一笑,他知道文聘的心思,在荆州军中,文聘的资歷仅次于老将黄忠,黄忠在长沙无法过来,文聘自然就是头号老将了,自己却没有派到他,他当然会不满。
刘璟令士兵给他安放一个座位,「文将军请坐!」
文聘骨子里是一个极讲原则之人,绝不会倚老卖老,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妥,口气便软了下来,「我因为和安陆郡曹军有过一战,事后专门派人调查,所以我有些情报要说。」
刘璟大为感兴趣,这正是他想知道的,连忙道:「将军请说!」
文聘想了想道:「在上一次安陆郡之战中是张辽为主将,但不知为什么,曹操很快罢免了张辽的主将职务,改由赵俨为主将,赵俨此人我知道,为人十分谨慎,练兵不错,但打战远不如张辽。」
旁边贾诩笑道:「文将军的分析不错,赵俨不仅是谨慎,简直十分保守,在曹军中号称龟将,这就是曹操让他为主将的原因,他只要守住安陆郡便可,不需要他进攻江夏,至于张辽,应该是他没有抓住文将军而被处罚了。」
「先生说得一点不错,不知先生知不知道司马懿此人?」
刘璟心中砰地一跳,司马懿出现了吗?
贾诩捋须一笑,「我知道此人,司马八达中的佼佼者,此人颇有谋略,很善于抓住机会,昔日曹洪请他为幕僚,他装病不去,后来曹丞相派人请他,他丢掉拐杖便跑来了,此人审时度势,非同寻常,难道此人也在安陆郡?」
文聘点点头,「他现已为曹操谋士,现就在安陆郡!」
刘璟沉吟不语,他对司马懿还是颇为忌惮,赵俨的保守可以让他大胆进兵,但如果司马懿在,他就不得不考虑风险了。
这时贾诩却冷笑一声,「司马懿虽有谋略,但没有经过战争的磨练,不过是一介书生,还远远谈不上谋士,至少现在,他连给程昱两荀提鞋的资格都没有,文将军不必把他看得太高,这一战,我会好好教训他一番。」
文聘最终得以出战,不过他没有独挡一方,而是成为刘璟的参谋官,和刘璟同船而行。
入夜,四万江夏军乘坐三百艘大船驶入了汉水,出行五十里后,便进入了云梦水泽,这里是云梦泽的北部,水量较小,因此形成一大片半干半水的湿地,就如一片片岛屿被浅水环绕。
在水泽中还藏着一座小县,叫做云阳县,也就是云梦之阳的意思,云阳小县城墙周长只有六里,住着几百户人家,平时以捕鱼和在岛上耕种为生。
云阳小县也是安陆郡最南面的小县,紧靠涢水,黄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烽燧,用以警示北方来敌,但此时,云阳县却被曹军占领,而烽燧也用来监视南方的江夏军。
船队从涢口进入了涢水,涢水虽然不宽,水却很深,可行驶千石大船,这时,文聘望着远方的云阳县,有些担心地对刘璟道:「虽然是夜间,但我们还是会被守军发现,他们会点烽燧报警,不如先派斥候抢占烽燧,我知道云阳县城墙破旧,很容易上城。」
不等刘璟说话,旁边贾诩笑道:「我就是要云阳县守军发现,他们要报警,我求之不得!」
文聘一愣,这就不叫突袭了,他刚要反驳,刘璟却笑道:「既然贾先生胸有成竹,我们此番不妨听他的安排。」
既然刘璟这样说,文聘便不再说话,他心中冷笑一声,暗道:「倒想看看你这个贾毒士有何高招?」
船队继续前行,果然不出文聘所料,船队经过县城东面时,守军发现了江夏军战船,顿时敲响了警钟,数百名曹军士兵冲上城墙,惊恐万分地望着山脉一般的江夏船队,军侯大声喊道:「快点三柱烽火!」
一柱烽火报每天平安,两柱烽火报千人以下军队来袭,三柱烽火就是大队敌军来袭击,很快,三柱烽火被点燃了,赤亮的火焰在夜空中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