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说荀攸到了,顿时大喜,连忙道:「快快请他进来!」
片刻,荀攸呵呵笑着走进房间,「听仲德说丞相要和刘璟会面?」
曹操也笑眯眯道:「公达不会是来反对我吧!」
「这是好事,为何要反对?」
荀攸虽然极受曹操信任,但尊卑之礼不可废,他行一礼,这才坐下又继续道:「微臣的意思是说,在会晤刘璟的同时,也要派人给荆州民众,尤其是荆州世家们讲清楚,丞相是抱着最大的诚意来解决荆州的问题,并不希望在荆州发生战争,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因为刘璟的反叛逆君造成。」
曹操沉思一下道:「公达认为这样说,荆州世家们会相信吗?」
荀攸缓缓说:「他们信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丞相的态度,丞相给他们解释,其实就是让他们感受到丞相对他们的重视,坦率地说,丞相在这方面做得不足,才导致荆州世家们跟随刘璟东撤,如果能早一点安抚,也不至于面对襄阳一座空城。」
曹操这才醒悟,自己在政治上确实是考虑得不太周全,一心想灭刘璟,却没有考虑到荆州人的意志,他想了想便道:「公达所言切中利害,这次会面不妨改成谈判,可以推迟两天,另外可让荆州探子尽快拜访荆州各大世家。」
荀攸又道:「我闻刘璟有放弃襄阳的迹象,若我没猜错,这必是借刀杀人之计,不知丞相是否打算取南郡?」
曹操冷笑一声,「大耳贼是我平生最恨之人,若得襄阳,我怎会不取江陵,就算刘璟借刀,我也愿遂他所愿。」
说到这,曹操迟疑一下,「莫非公达让我不要取江陵?」
「非也!若曹公欲取江陵,我有一计,可让刘备束手就擒。」
荀攸低声向曹操说了几句,曹操抚掌大笑,「荀公达不让贾诩也!」
众人又继续商议和刘璟会面细节,这时,有侍卫在堂外禀报,「启禀丞相,刘璟派使者前来求见。」
曹操精神一振,来得真是巧,他又问道:「是何人为使?」
「就是上次丞相在易县见过的年轻人,名叫刘敏。」
「原来是他!」
曹操对刘敏的印象不错,便笑道:「请他上堂来见我。」
就在曹操和刘璟正在积极安排第一次会晤之时,江陵刘备却是忧心忡忡,他已得到情报,刘璟正在将襄阳民众全部迁往江夏,这就意味着刘璟要放弃襄阳。
一旦襄阳被曹军占领,南郡门户大开,曹军必然会大举南下,他怎么保得住江陵?
前一次曹军虽然占领襄阳,但兵力不多,还不足以威胁到江陵,而这一次曹军大举南下,以曹操的性格,怎么可能不取江陵?
一连两天,刘备寝食不安,一早,有士兵来报,「诸葛军师回来了!」
刘备大喜,诸葛亮去了建平郡,他昨天已经派人去催促了,没想到今天就回来了。「快快请军师进来!」
不多时,诸葛亮快步走了进来,他风尘僕僕,显然是刚刚才回来,「参见主公!」诸葛亮深行一礼。
「军师不必多礼,请坐!」
诸葛亮坐下,不等刘备开口,他便先笑道:「主公想听一听建平郡的情况吗?」
刘备尽管急着要说襄阳之事,但他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急切,「军师请说!」
「巫城已经建成了七成,再过两个月便可大功完成,封公子确实很尽心,城池坚固结实,周长十五里,可屯兵一万,屯粮四十万石,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还有子龙……」
不等诸葛亮说下去,刘备摆摆手,「不提他,说别的事。」
诸葛亮知道刘备对赵云成见太深,他本想劝劝刘备,但现在刘备心事重重,似乎还不是时候,诸葛亮只得暗暗嘆口气,转开了话题。
「还有一件事,属下在回来之时,在路上遇到了刘璋使者法正。」
这个消息让刘备很感兴趣,事关巴蜀,他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忧虑,问道:「法孝直是去见谁?」
「自然是去见曹操,具体内容他不肯说,但从语气中,属下可以判断,应该和刘璋向向曹操求和。」
刘备嘆了口气,「大战来时,抵抗者有,求和者有,还有我这个不知所措者也有,刘璋就是想投降,我也毫不奇怪。」
诸葛亮笑了笑,「法正不仅去见了曹操,回来时还去见了刘璟。」
刘备的眼睛蓦地瞪大了,这个消息令他大吃一惊,「这是刘璋的意思吗?」
「不是,法正不肯承认,但他手下却透露了,他们回来时曾被刘璟的巡哨抓住。」
刘备松了口气,他想了想又问道:「难道刘璟也在打巴蜀的主意?」
「极有这个有可能,益州沃野千里,其主却昏庸无能,以曹操、刘璟、孙权等人的野心,怎可能不想谋巴蜀,不过相比之下,主公却有先发优势,而且若利用巧妙,可让刘璋拱手将益州让给主公。」
刘备大喜,此时他已顾不上眼前襄阳之危,连忙道:「愿闻其详!」
诸葛亮微微一笑,「现在局势微妙就在于刘璋尚未察觉刘璟的野心,在此之前,主公必须要想办法去掉刘璋的戒心,让刘璋深信主公不会谋他的益州,一但益州危急,刘璋自然会来向主公求援,益州不就唾手可得吗?」
刘备连连点头,他这才明白诸葛亮坚持要修巫城的重要性,那其实就是他取巴蜀的后勤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