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备此时已焦急万分,刘琮已经继位,按理刘琦应该也同时继位才对,可现在他还在江北,再不回去,就将错过时机了。
「云长!」
刘备见关羽骑马奔来,也打马迎了上去,「你和士元立刻率军走水路返回南郡,不能耽误,军队上船就出发。」
「那大哥呢?」关羽也是想问这件事。
「我和翼德率五千军从陆路回去,情况紧急,我必须立刻返回江陵。」
说到这,刘备远远眺望一眼樊城方向,又问道:「刘璟可来找过你?」
关羽摇摇头,「我听说他今天已经回来了,但没有去襄阳,在樊城发丧吧!」
刘备冷笑一声,「看来他也不蠢。」
「大哥,我们这样不辞而别,恐怕对战局不利,要不要和他说一声,让他理解我们苦衷。」
刘备摇了摇头,「没必要说得太多,他其实心里很清楚是怎么回事,不过出于礼貌,确实是应该给他说一声。」
刘备取出一封信,递给关羽,「这是我的亲笔信,二弟派人给刘璟送去吧!」
关羽见兄长考虑得周全,一颗心放心,他想了想,招手把关平叫来,将信递给他,「你去一趟樊城,把此信呈给璟公子,速去速回!」
「孩儿遵令!」
关平向刘备和关羽行一礼,接过信翻身上马而去。
关羽望着儿子背影远去,又问刘备,「兄长不是想请诸葛先生吗?这样一走,会不会把他冷落了。」
刘备一笑,「我心中自然有数,我从陆路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请他。」
刘璟送走了文聘,着实令他欢喜,虽然文聘没有说出愿效犬马之劳一类的话,但他的意思就是愿为自己效忠了。
文聘一直是荆州赫赫威名的名将之一,和黄忠并称荆州二虎,他的效忠将极大增强自己的实力,尤其文聘的统帅力极高,文武双全,有他在,可以替自己在安陆郡独当一面。
现在文聘归降,那么下一个目标应该就是黄忠了,刘表去世,意味着分裂的正式开始,事实上,分裂早就有了,刘琦封于南郡,刘璟掌控江夏,何尝不是一种分裂。
现在刘表去世,那么荆州的最后一点家产也将瓜分殆尽,在刘璟眼中,军队和大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现在荆州一共有四支军队,文聘之军、王威之军、张允之军和黄忠之军。
张允之军无疑是归蔡瑁,文聘已效忠自己,那还剩下王威之军和黄忠之军。
恐怕这两支军队将是各方争夺的焦点,刘璟对王威信心不足,毕竟他和王威关系不深,由于王氏家族向来支持嫡长刘琦,估计王威偏向南郡的可能性较大。
而黄忠刘璟就有很大的信心,毕竟那是他的师父,而且柴桑之战时,黄忠与自己并肩作战,只要有文聘的一封信,黄忠效忠的自己的可能性为九成。
尽管如此,刘璟还是不敢大意,毕竟刘磐向来是偏向刘琦和刘备,如果他将黄忠劝向南郡,那可大事不妙,黄忠此人极重情意,他自然和自己有情意,但和刘磐也未必无情。
而且歷史上黄忠最后就是效忠于刘备,荆州的歷史虽然已大大改变了轨迹,但黄忠的个人轨迹未必会改变。
沉思良久,刘璟还是提笔给黄忠写了一封信,信中在回忆往昔的同时,也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第271章 身世威胁
写完信,刘璟命一名亲兵将信送去长沙,这时,有士兵在屋外禀报:「启禀太守,关平将军在城外求见!」
这一次,刘璟没有出城迎接,他知道关平来做什么,关羽军队在大规模撤离,他怎可能不知?
刘备要急着撤回南郡,尽管他当初想以抗曹来提高自己名望,现在刘表去世,荆州发生巨变,提高名望也比不上扶植一个荆州牧重要了。
刘璟完全能理解刘备的急切,而且刘备的撤军未必是坏事,至少抗曹的红利就由他刘璟一人独享了。
刘璟点点头笑道:「请他进来!」
不多时,关平匆匆走了进来,躬身施一礼,「参见璟公子!」
「关将军,好久不见了,请坐!」
刘璟笑眯眯请关平坐下,关平取出刘备的亲笔信放在桌上,刘璟瞥了一眼,心中略微一怔,竟然是刘备写来。
但他没有急着看信,又笑容满面地对关平道:「我们大概有两年未见了吧!」
刘璟在初到荆州时和关平颇有交情,尤其是当年新野之战,刘璟被曹军包围,关平和赵云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他,这份救命之恩使刘璟一直铭刻于心。
在三年前,刘璟还特地命人送了一匹名为墨玉的宝马给关平,以表达他的一份感激之意。
正如刘璟不忘关平的救命之恩,关平也念念不忘刘璟的赠马之德,他见刘璟笑容诚恳,心中也生出一种老朋友见面般的亲切。
「是啊!我记得上一次见面是我乘船经过武昌,还得多谢公子的盛情款待。」
两人闲聊两句,刘璟将话题转到他最关心的一件事上,他沉吟一下问道:「现在子龙将军的情况如何?自从上次他回乡扫墓后,我就很少听到他的消息了,只听说他去练兵了。」
提到赵云,关平心中不由一阵黯然,自从三年前赵云从常山郡归来后,便渐渐被主公疏远了,被封为练兵校尉,官职虽然不低,却无一点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