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479页

第479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江夏书院已改名为鹿门江夏书院,庞德公率领弟子从襄阳迁来此处,得到了江夏官府的全力支持,不仅使他们生活无忧,居有定所,还专门修建了两座学堂,使孩子们也有了读书之处。


    不过刘璟今天来并不是为了拜见庞德公或者蒯良,他来这里是为了见贾诩,贾诩现在就被软禁在书院内,除了不能离开书院外,其他一律自由,当然,也有几名武艺高强的侍卫日夜监视着他。


    刘璟走进了后院,后院东北角有几座幽静的院子,蒯良和庞德公都住在这里,去年蒯良生了一场大病,几乎病死,最后虽然抢救过来,却不幸瘫痪了,不过他在书院里教书育人,生活倒也充实。


    刘璟来到一座院子前,门口坐着两名侍卫,见刘璟到来,两名侍卫吓得站了起来,刘璟笑了笑问道:「贾先生如何?」


    「好像在种菜!」


    刘璟笑了起来,居然在种菜,他推门走进了院子,这座院子颇大,占地有三亩,七八间屋舍,前后各有一片院子,后院是几株大树,长得郁郁葱葱,树冠高大,将几座屋舍遮掩一半。


    前院颇大,足有一亩三分地,种满了蔬菜,颇有野趣,旁边还有一小片油菜,如果再早一个月来这里,这里便是黄灿灿一片。


    刘璟一眼看见了贾诩,他穿着一身半旧布衣,头巾裹着头,脚穿布鞋,身边放着两只粪桶,加上他黑瘦的脸庞,若不是知道他是贾诩,他和外面的老农没有任何区别。


    贾诩正在给油菜根浇粪水,格外专注,刘璟轻轻咳嗽一声,贾诩一回头,微微笑道:「原来是璟公子来了,贾诩怠慢了。」


    贾诩被带到江夏已有一个月,他倒不像其他被俘文士那样威武不能屈、操节不可失之类,他随遇而安,心情一直不错,也没有设法逃出去的念头,在书院和庞德公、蒯良为友,甚至兴致来了,还代蒯良去给弟子们授课。


    刘璟见过他两次,两人都相谈甚欢,就像朋友之间的聊天,不过,提起效忠、归降之类的话题,贾诩便沉默不语。


    刘璟也不为难他,命令手下尽量给他自由,服侍好他,就让他慢慢在书院里住下去。


    刘璟拱拱手笑道:「打扰先生雅兴了!」


    「呵呵!左右两个粪桶,何有雅兴?璟公子请屋里稍坐,我随后便来。」


    刘璟进屋坐下,一名服侍贾诩的老僕送来一杯茶,刘璟端起茶杯四下打量一下,房间里收拾得清雅而简洁,微风吹拂,凉爽宜人。


    这时,贾诩已换了一身衣服走了进来,笑眯眯向刘璟拱手施一礼,「让公子久等了。」


    刘璟起身回一礼,两人对面坐下,贾诩笑问道:「现在樊城那边局势如何?」


    「曹仁率主力军驻扎南阳,曹洪则率五千军驻守新野,目前两军处于对峙状态。」


    贾诩点点头,「这是我给曹仁建议的第二个方案,比较稳健,难道公子就准备和他一直对峙下去?」


    「当然不会,如果曹仁全部撤军到南阳,倒也可以罢手了,但他占据新野,明显是就是以守为攻,准备随时出击,既然能保持对荆州威慑,又能守护南阳,对他而言可谓一举两得,不过……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那公子能否说说如何反击?」


    刘璟笑了笑,岔开了话题,「上次先生不是说想参观一下江夏军火油炼制吗?我可以答应,先生随时可以去下雉县。」


    贾诩见刘璟不愿深谈反击,便也不再多问,不过他对火油很感兴趣,曹军在濮阳也发现了火油,不过那里的火油很粘稠,并不像传闻中一点火便着,用火箭根本无法点火,必须数人用火把才能点燃。


    但上次他们得到那罐江夏军的火油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包括贾诩,那火油竟然是透明,且成淡黄色,更重要是它一点火就燃烧,火势汹涌,这便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他现在是刘璟的俘虏,但并不妨碍他这个兴趣继续蔓延,上次刘璟和他谈话时他便提出了这个要求,刘璟以最高机密为由而婉拒了,不料今天刘璟居然答应了,让贾诩心中有些奇怪。


    他半开玩笑道:「公子不怕我将来传给曹军吗?」


    刘璟摇了摇头,脸上笑容消逝,变得有些凝重起来,贾诩心一沉,他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小心翼翼问道:「出了什么事?」


    第264章 贾诩建言


    「张绣死了!」


    「什么!」


    贾诩腾地站起身,不可思议地注视刘璟,「这消息可靠吗?」


    「先生自己看看吧!」


    刘璟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给了贾诩,「这是张绣临终前写给你的一封信,由他儿子张泉带出来,顺便说一句,张泉现在就在外面,如果你愿意见他的话。」


    贾诩又慢慢坐下,心中震惊已去,又涌起了一种巨大的哀伤,点点头,「我想见见他,请他进来吧!」


    刘璟回头向院子里的一名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会意,立刻出去了。


    贾诩已拆开了信,是张绣的亲笔信,应该说是绝笔信,信中回忆当年的一幕幕岁月,以及他投降后这八年的生活,语调中透露出了他对曹氏家族的无尽愤恨,以及对曹丕的仇视和恐惧。


    弟先去也,望先生珍重,早晚看护吾子,绣九泉之下亦可瞑目,来生再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