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361页

第361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这也难怪,现在荆州官员对刘璟推崇备至,惟独自己反对刘璟,所以刘表才会徵询自己的意见。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刘表也并不愿意把江夏交给刘璟,想通这一点,蔡瑁心中开始兴奋起来,只要刘表支持自己,那么这盘棋就好走了。


    「启禀州牧,臣也不是不贊成璟公子为江夏太守,只是臣觉得璟公子的方式欠妥,他不该绕过州牧,擅自占据江夏,这是其一,而且江夏郡非同寻常,是荆州三大郡之一,必须在襄阳的严密控制之下,从前是黄祖强霸江夏,现在黄祖已除,正是襄阳收回江夏大好时机,一旦襄阳控制住江夏,那么我们东扩也就有了立足之地。」


    蔡瑁毕竟是荆州军师,对荆州的局势看得恨透,也刘表看得也很透,他的两个方案重重敲在刘表心中。


    刘璟擅自吞併江夏,绕过了刘表,这是官场第一大忌,是上位者最忌,其次江夏郡非同寻常,不仅人口众多,战略地位也极其重要,是荆州三大郡之一。


    从前是被黄祖强占,形成事实上的半割据,刘表把刘璟派到柴桑,就是想利用他击败黄祖,夺回江夏控制权。


    如今黄祖已灭,正是收回江夏控制权的大好时机,刘表怎么能又允许第二个黄祖出现,就算是他侄子也不行。


    其实这才是刘表和刘璟的矛盾根本所在。


    刘表背着手走了几步,他毕竟是州牧,位高权重,几十年又经歷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不会因为张硕的一次告密就做出重大决定,他需要权衡利益,况且刘璟是他侄子,叔侄之间,有什么不能妥协?


    刘表仰头望着房顶,半晌缓缓道:「今天是十月二十,再过一个月就是我六十二岁寿辰,今年我想做个大寿,命各地五百石以上官员都齐聚襄阳吧!」


    提到六十二岁,蔡瑁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刘表,忍不住暗暗嘆了口气,才一年时间,就变成这样了。


    第199章 去还是不去?


    柴桑县衙内乱作一团,院子里堆满了数百口大箱子,士兵和衙役们里外忙碌,收拾各种物品,这并不是柴桑县衙要搬家,而是和县衙在一起办公的军衙要搬到武昌去。


    刘璟最终决定把军衙搬去武昌,原因很简单,他不再是一城之主,而是一郡之主,尽管他对柴桑有很深的感情。


    但感情不能让他有效地统治江夏郡,柴桑无论在城池大小,无论在人口、税赋,还是在世家集中程度上,都无法和武昌县相比。


    「那十几口箱子是士兵名册,都是竹简,小心放下来,别摔着了!」


    院子里,几十名士兵正小心翼翼地抬着十几口大箱子从房间里出来,一名军侯提醒着他们,这时,徐庶匆匆走了进来,他在院子里扫了一眼,没有找到刘璟,便问道:「马军侯,看见司马没有?」


    徐庶现在已经不再是柴桑县尉,他被任命为长史,长史其实是幕僚首官,并非朝廷正式官职,伊籍出任江夏长史,就是代表刘璟管政,和郡丞一起掌管江夏政务,徐庶也是长史,只是他掌管军务。


    军方的将士从来不会把主管政务的官员放在心上,但徐庶却备受将士们敬重,在将士们心中,徐庶实际上就是军师,马军侯连忙上前施礼,「启禀长史,司马在房间里。」


    徐庶点点头,快步向刘璟官房走去,官房内,所有的文书和其他物品都被搬空,只有空空荡荡的书架和桌子,此时刘璟正在箱子里整理自己的一些书籍,那将是最后搬走的物品。


    「司马让我好找!」


    徐庶笑着走了进来,「听说司马在巡城,我已在城内找了一大圈,原来还在军衙内。」


    刘璟把最后一本书放进箱子,对旁边两名士兵道:「可以搬走了!」


    两名士兵将书箱搬了出去,刘璟这才拍去衣服上的灰尘笑问道:「有什么要紧事吗?」


    「我还能有什么事?」


    徐庶嘆了口气,「明天我就要跟随司马前去襄阳,那谁来暂代我手上事务,司马迟迟不肯指定,我无法交代啊!」


    刘璟看了他一眼笑道:「长史手下不是有三名从事吗?你可以把事情均摊给他们,有什么事,他们三人可商量着办。」


    「可是。总要有一个执印人吧!难道也要我指定吗?」徐庶迟疑着问道。


    刘璟点了点头,「如果元直有信任的人,也可以另外指定。」


    徐庶心中苦笑一声,原来刘璟一直不吭声的原因,是让他自己处理这件事,其实他也隐隐猜到,只是不能肯定,所以今天特定来确认一下,徐庶想了想道:「那就让卢升来执印吧!」


    卢升就是当年跟随刘璟在游缴所的那个书佐,后来被调去樊城守门军中当主薄,随后又跟随刘璟来了柴桑,他现在是徐庶的三名从事之一,能力虽然一般,但考虑他对刘璟的忠心,徐庶便决定将长史军印交给他掌管。


    刘璟笑了笑,没有干涉徐庶的决定,他岔开话题道:「昨天魏延连夜从阳新县赶回来,劝我不要去襄阳,他担心我会被州牧扣押在襄阳,元直觉得我能不能去?」


    徐庶微微嘆了口气,「不瞒司马,这个问题考虑过,魏延的担心也有道理,但凡事有利有弊,就看司马怎么权衡了。」


    刘璟一摆手,「我们坐下谈!」


    三天前,刘璟接到了襄阳的公文,十一月二十日将是州牧六十二岁寿辰,州牧要热闹庆贺一番,命荆州各地五百石以上的官员齐聚襄阳拜寿,同时,刘璟也接到了刘表写来的亲笔信,希望他能前去为自己祝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