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刘璟倒想起另一件事,连忙道:「侄儿有一个关于江东的建议,恳请伯父同意。」
刘表一愣,怎么和江东扯上关系?他便问道:「什么建议?」
刘璟试探着说:「侄儿听说孙权之母去世,我想这是一个与江东和解的机会……」
不等刘璟说下去,刘表顿时大怒,断然拒绝了刘璟的试探,「不行,江东与我仇深似海,绝对没有和解的可能,我绝不会派人去弔孝。」
刘璟心中暗暗嘆了口气,他也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但他并不甘心,又退而求其次道:「伯父误解侄儿的意思了,不是为了和解,而是侄儿想和江东交换战俘,黄射被江东杀败,不少江夏士兵被江东俘虏,而侄儿手上也有不少江东伤兵,还有几千具尸骨,侄儿想利用弔孝的机会,把江夏士兵换回来。」
刘表脸色稍稍缓和一点,如果只是交换战俘,倒也可行,他又嘱咐刘璟,「交换战俘可以,但其他事情你不可胡来,更不能用弔孝为藉口,刘孙两家世仇难解,你不要让孙权耻笑于我。」
「侄儿明白了,如果伯父没有别的安排,侄儿打算今晚就返回柴桑。」
刘表本想让刘璟一起回家吃顿团圆饭,但一想到儿子伤势,心情又没了,便点点头道:「去柴桑后,记着多写信,有事情多汇报,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
刘璟默默点了点头,转身告辞而去,刘表负手站在窗前,望着侄子快步向大门走去,这一刻,他心中对这个侄子充满了期待。
这时,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导:「启禀州牧,军师求见!」
刘表霍地转身,蔡瑁果然来了,他知道,蔡瑁这是要和他谈黄祖的事情,也罢,听听黄祖有什么让步,他立刻道:「命他进来!」
离开州衙,刘璟急急赶回樊城,他必须尽快离开襄阳,刘璟很了解刘表朝令夕改的性子,现在虽然答应了让自己镇守柴桑,但说不定和黄祖一番谈判后又改变想法,把柴桑交还黄祖,将自己改任其他地方。
他必须在刘表没有反悔之前,离开襄阳,就算刘表反悔,他也绝不让出柴桑。
刘璟乘船过了汉水,刚上岸,忽然听见有人叫他,「璟公子!」
刘璟回头,寻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码头停着一辆马车,近百名士兵护卫着,马车旁一人正向他招手,刘璟认出他,正是赵云,刘璟心中大喜,牵马快步上前。
走近马车,却见车帘掀开,露出刘备那张永远充满笑容的脸庞,原来刘备也在,刘璟暂时顾不上赵云,上前向刘备深施一礼:「晚辈参见皇叔!」
刘备笑眯眯道:「听说贤侄在柴桑大破江东军,高升可期,可喜可贺!」
「回禀皇叔,今天已正式宣布,晚辈升任柴桑别部司马兼柴桑县令,晚辈正打算赶回柴桑就任。」
刘备脸色的笑容更加亲切灿烂,「竟然是别部司马,不错!不错!再过几年就该升江夏都尉了,那时黄祖也该让贤了。」
刘璟忽然想起上次刘备和黄祖关系亲密,颇有结盟的迹象,今天刘备忽然出现在襄阳,莫非他是去给黄祖说情?
想到这,刘璟试探着问道:「皇叔今天怎么会来襄阳?」
刘备呵呵一笑,「上次贤侄劝我,要多和州牧往来,我铭记于心,和州牧常有往来,今天是州牧派人请我来叙话,估计也没有什么大事。」
刘璟又看了一眼赵云,他有很多话想和赵云说,还有关于玉真子之事,他也想知道,就不知刘备给不给赵云和自己谈话的机会。
刘备善解人意,立刻明白了刘璟的意思,便对赵云笑道:「子龙,你和璟公子好久没见了,就聊一聊吧!等会儿自己过江来襄阳。」
赵云大喜,连忙躬身道:「多谢主公!」
刘备又微微一笑,「那就祝璟公子去柴桑一路顺风,再立新功!」
「多谢皇叔美言,也祝皇叔早立根基,再创事业。」
刘璟恭维一句,翻身上马,向刘备拱拱手,便和赵云并驾向樊城而去。
刘备眯眼望着刘璟走远,嘴角的笑意更加深重,旁边孙干低声道:「主公,或许赵云会把那件事告诉刘璟。」
刘备笑了笑,「让他知道也无妨。」
说到这,刘备轻轻嘆了口气,「江夏是个好地方啊!」
第154章 需要做一个彻底了断
樊城门外一间小酒馆里,刘璟和赵云找了一个空位坐下,又要了几样酒菜,刘璟这才问道:「大哥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两天刚回来。」
「真人。得道了吗?」刘璟迟疑着问道。
赵云默然,半晌嘆了口气,眼中露出悲伤之意,「我还是晚了一步,师父在我赶到前一天去了,最终没有能和师父说一句话,哎!这将成为我毕生的遗憾。」
刘璟咬了一下嘴唇,惭愧道:「我却连送别都没有去,枉费他老人家苦心教我一番。」
「想开一点,师父是修道圆满,和普通的去世不一样,他既然知道自己大限快到,那必然是他修行的一种结果,我想师父应该是得道了。」
说到这里,赵云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刘璟,「这是师父留给我的遗言,上面有提到你,让我督促你学武,希望你能成为大汉王朝的顶梁之柱。」
刘璟接过信,默默看了一遍,又将信还给了赵云,摇摇头苦笑道:「大汉王朝的柱樑,恐怕让他老人家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