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刘璟带着年幼的邓艾来到了鹿门书院,今天也是黄承彦请客的日子,刘璟也接到了请柬,不过黄承彦请客是在下午,刘璟便利用上午的时间,把邓艾送到鹿门书院。
邓艾死了父亲,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今天因为要拜师,才除去了孝服,但他依然穿着一身细白麻的长袍,连鞋子也是白边白底,坐在陶湛的马车里,低下头,始终一句话不说。
陶湛今天也要参加黄家的宴会,不过她是作为陶家的代表,她祖父曾在南阳为官,和黄承彦有一点交情,黄承彦特地给陶利送一份请柬,却被陶湛要了过来,今天这么有趣的事情,她怎能不参加。
马车里,陶湛怜爱地望着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她也有一个小弟弟,和邓艾年岁差不多,邓艾的悲痛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幼弟。
「你就安心在鹿门书院读书。」
陶湛柔声安慰他,「读书所需的一切费用,还有你母亲的生活住宿,我都会替你安排好,这些事情你不要操心了,把书读好,就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就是给父亲争了口气,他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
邓艾心中感动,他擦去眼角泪水,低声道:「多谢阿姊,邓艾一定会刻苦读书,不会让父亲失望。」
这时,马车停了,陶湛看了看窗外,抿嘴一笑:「我们到了!」
车门打开,刘璟伸手将邓艾抱下马车,又将胳膊递给陶湛,陶湛嫣然一笑,扶住他胳膊,慢慢走下马车。
「他怎么样?」刘璟在她耳边低声问道。
「他很渴望读书,哎!这孩子真让人心疼。」
刘璟知道陶湛才十五岁,便说出这般老祖母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陶湛脸一红,白了他一眼,「你笑什么?」
「没什么!」
刘璟连忙忍住笑,牵着邓艾的手,向书院大门走去,又细心叮嘱他,「不仅要尊敬师傅,就算是同门学长,也要虚心求教,礼不可废。」
「谢谢叔父,邓艾记住了。」
旁边陶湛忍不住纠正道:「小艾,你叫他叔父,却叫我阿姊,辈分有点不对吧!」
邓艾挠挠头,「这是爹爹令我叫的。」
「那索性你也叫我叔父得了。」刘璟笑眯眯对陶湛道。
「想得美!」
陶湛瞪了他一眼,想想让邓艾叫自己阿婶,似乎也不太适合,只得无可奈何道:「算了,各叫各的。」
她又想起一事,刚才听邓艾说,不久前刘璟参加了新野之战,居然还负了伤,她竟然一点都不知道,她看了一眼刘璟的后脑,隐隐见他帽下,露出一角白色纱麻布,心中不由暗忖「这件事他干嘛不告诉自己,难道在他心中,自己还是外人,所以不想让自己知道。」
想到这,陶湛心中略略有些失落,本来兴致很好的心情,被这件事扰乱了。
三人走到鹿门书院前,通报一声,门房事先已知道,便立刻领他们进去,陶湛是女子,不便入内,站在大门外等候。
鹿门书院气势宏伟,建筑群极多,沿着山势层层而上,刘璟感觉到邓艾有些紧张,便笑着安慰他,「不要担心,都是读书人,听说庞德公很和蔼,一定会善待于你。」
邓艾点点头,加快了脚步,走到后院,迎面出来两人,一高一矮,高者身长八尺,皮肤白皙,相貌英武,正是诸葛亮,矮的一人却长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容貌有些丑陋,年约二十岁出头。
刘璟却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诸葛亮,连忙拱手笑道:「孔明兄,别来无恙!」
「原来是璟公子。」
诸葛亮连忙回一礼笑道:「今天怎么会来鹿门书院?」
「今天是带一个世侄来拜师。」
诸葛亮这才想起没有给刘璟介绍,拉过男子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的挚友,我师尊之侄庞士元。」
原来这位便是凤雏庞统,刘璟肃然起敬,拱手施礼道:「襄阳刘璟久闻凤雏大名,今天一见,三生有幸。」
「不必客气,我也久闻璟公子之名。」
庞统对刘璟这种官宦子弟没有什么兴趣,他拱手回一礼,又拉着邓艾的手柔声道:「你就是邓武之子,邓艾吗?」
邓艾见他相貌虽丑陋,但笑起来却容貌可亲,便点点头,「我就是!」
「你跟我来吧!师尊在等着你呢。」
他牵着邓艾的手,对刘璟道:「璟公子,那就先带他进去了。」
「等一等!」
刘璟叫住庞统,他走到邓艾面前蹲下,替整理一下髮髻,从腰间取出白龙短剑,递给他,「此剑名为白龙,是我父亲留给我之物,现在我送给你。」
邓艾接过短剑,默默点头,刘璟抚摸他的头,又注视他眼睛道:「你父亲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为信义而慷慨赴死,希望你能以他为骄傲,若谁敢辱你父亲,用此剑杀了他。」
旁边庞统脸色微微一变,脸上露出不悦之色,他牵着邓艾的手,「我们走吧!」
刘璟站起身,拍拍邓艾的肩膀,笑道:「去吧!」
庞统显然是不想让刘璟一同进去,他牵着邓艾的手,快步向内院走去,邓艾不断回头望着刘璟,他忽然大喊:「父亲和叔父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都是孩儿的骄傲,我不会让你们失望!」
刘璟向他挥手告别,望着他背影渐渐消失,忍不住嘆了口气,但愿邓艾能学有所成,像歷史上一样,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