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死里逃生,半响,他才体会到生命的美妙,苦笑一声,「就算死,也不想人头被一噼两半瓣,太惨了。」
「别说傻话了,记住今天的教训,你杀的第一员敌将也不是什么武艺高强者,你不过是利用了马快的优势,杀他个措手不及,但面对真正强者,千万不要主动攻击,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刘璟点点头,「我真的记住了,不过……大哥不是说,我可以抵挡于禁五个回合吗?所以我才敢和他一战。」
赵云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当时是指单纯武功而言,谁又想得到战场上的诡异多变,不料刘璟竟把自己这句话记住了,当做他敢和于禁激战的法宝,这个傢伙……
赵云无奈地苦笑,「我也要吸取教训,以后再也不会对你乱说话了。」
「我只是和大哥开个玩笑罢了,这一战的教训我会牢牢记住。」
刘璟爽朗一笑,恢復了他的自信,对士兵们大喊:「迅速收拾战场,把所有战俘押去新野县。」
于禁负伤一路奔逃,跑出十几里,迎面遇到了率领大军前来接应的夏侯惇,于禁再也支持不住,从马上摔下,放声大哭,「卑职遭遇刘备军伏击,全军覆没!」
夏侯惇目瞪口呆,半晌,他长嘆一声,「悔不听曼成之言,以致此败,让我如何向丞相交代?」
旁边一名目光阴险、脸庞削弱的中年文士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夏侯将军何必放在心上。」
夏侯惇摇摇头,又嘆息一声,对中年文士道:「要是文和早来一步,我就不会有此败了,现在我该如何是好?」
第87章 真相渐近
中年男子正是贾诩,他皮肤微黑,脸庞削瘦,长一只皮包骨的鹰勾鼻,颌下一撮山羊须,眼睛细长,眼睑遮住了大半个瞳孔,笑起来总会不由自主露出一丝阴险。
贾诩投降曹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两年多一点,但他却名声早扬,先后被董卓和李催重用,地位曾显赫一时,当然,这和他出身西凉派系有关。
在投降曹操后,贾诩出任执金金吾、封都亭侯,应该说比起程昱、荀彧等人,他并不受重用,贾诩心里也明白,曹昂、典韦等人之死和自己有着直接关系,曹操只是因为名声而用自己,在夜深人静之时,曹操心中对自己焉能无恨?
这次夏侯惇进攻新野刘备,曹操考虑到贾诩对南阳一带比较熟悉,便派他来辅佐夏侯惇,但是他还是来晚了一步,正好遇到于禁兵败。
「胜败乃兵家常事,夏侯将军不必自责。」
贾诩感受到夏侯惇的自责和懊恼,便笑着安慰他道:「目前我们还有两万兵力,甚至还有骑兵,占据优势,只要把后面的仗打好,一样能挽回局面。」
贾诩的安抚令夏侯惇颇感欣慰,想一想,也只能从长计议,他嘆了口气,「一切有赖先生了。」
贾诩点点头,「现在敌军情况不明,不可轻举妄动,将军可多派斥候探清刘备和荆州军情况,知己知彼,方可出兵。」
「先生说得有理!」
夏侯惇立刻派出数百斥候,分头打探情况,数百斥候纵马沿着林道向南方疾速奔去。
这时,一名士兵上前禀报:「启禀都督,于将军说有重要情报。」
夏侯惇快步走到于禁面前,于禁躺在担架上,一名军医正替他处理箭伤,见夏侯惇过来,于禁嘆了口气道:「刚才我被伏击时,遇到了刘璟。」
夏侯惇一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刘璟是谁?
后面贾诩惊讶地问道:「就是那个刘表之侄,在汝南战役中连丞相也被他戏弄一番的刘璟?」
于禁点点头,「正是此人,他似乎带领荆州军,约千余人。」
夏侯惇终于明白过来,「难道昨晚击败我们荆州押粮军,就是此人率领吗?」
「应该就是他,才短短半年多不见,他的武艺进展迅勐,令人匪夷所思,本想趁机杀死他,可惜遇到了赵云,功亏一篑。」
于禁的语气中无限嘆惋,心中沮丧异常,这次没能杀死刘璟,此人将成为他生命中的噩梦,令他一生也难以摆脱。
刘璟的现身出人意料,夏侯惇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看不透彻,回头向贾诩望去,贾诩沉思不语。
「先生,这里面似乎有文章可做。」夏侯惇试探着问道。
贾诩笑了笑,「我们可先出林道,军队驻扎下来,然后再考虑对策。」
夏侯惇点点头,当即令道:「加速前军,出林道驻兵!」
大队曹军加快了速度,浩浩荡荡向南进发。
队伍中,夏侯惇思虑良久,刘璟身在刘备军中的消息始终让他焦虑不安,他放慢马速,和贾诩并驾而行。
「先生不觉得此人可以利用吗?他可是刘表之侄。」夏侯惇低声道。
贾诩轻捋山羊须笑道:「他当然很重要,这次战役的关键就是落在他的身上,建议将军再派人手盯住他。」
贾诩附耳对夏侯惇低语几句,正合夏侯惇之意,他大喜道:「诚如先生所言!」
他当即又派出三百最精锐的斥候,全力探查刘璟的动静。
刘备军队迅速清理战场,押解着数千战俘返回新野县,新野县是一座大县,人口两千余户,但随着两次宛城战役爆发,大量人口南迁,使新野县人口迅速膨胀,短短几年时间,人口便超过了四千户,三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