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 第1044章 信宁时代—曾敏君

第1044章 信宁时代—曾敏君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凤啸天下
    田启立看到曾敏君,蹙起眉头,他不认识。


    金强辉也有些不悦,杨东抛下自己,拦住这个人,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很出名吗?


    出名,当然出名。


    杨东要是听到金强辉的疑问,肯定要高呼高喊。


    这可是2020年之后最火的全球锂电池企业巨头的创始人。


    信宁时代的创始人!


    一个八闽省信宁出身的人,大学在魔都,毕业之后投身科技领域,三十多岁创建新能源科技公司,并且被港城以人才引进,彻底发光发热。


    在08年前往信宁,创办了信宁时代,11年信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今年是10年开局,信宁时代已经有了,但还没有成立信宁股份有限公司。


    “杨书记,这位是?”


    田启立看向杨东,出声问道。


    “杨书记?你不是工作人员?”


    曾敏君更是讶异的看向杨东,他还以为这个年轻人是工作人员,没想到竟然是个干部。


    县里的干部,能被称呼为杨书记,一共也没几个,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乡镇书记。


    但乡镇书记,一般不会出现在招商引资小组,可是其他几个书记按理来说,也不会参与。


    “老总,这是我的工作牌。”


    杨东笑了笑,把自己挂在胸口的工作牌递给曾敏君。


    这既是工作牌,也是通行证,没有这个,进不来会展中心的展台,同时也方便投资者看到信息。


    “庆和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副县长?庆和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副组长?杨东?”


    这一大长串的官名介绍,让曾敏君很是诧异。


    他不是没见过内地的干部,实际上别说县级,就算是省级领导,乃至国家层面的,他也见过。


    比如吉江省的省长安化民,吉江省的省委书记陈国民,他都见过,也都会谈过。


    可唯独他今天对杨东有些兴趣,因为杨东太年轻了。


    年轻意味着什么?要么有人脉背景,要么有能力有才华。


    但是国内的话,前者更多一些,后者更少一些。


    这个杨东是前者,还是后者?


    至少第一次见面,他倾向于两者兼顾。


    一个勇敢迈出第一步的年轻人,还是个干部,本身就说明问题。


    “看来你认出我了。”


    曾敏君可以笃定,杨东已经认出他了。


    说明杨东有人脉,有能力,有判断力,两者皆有。


    杨东点头,潇洒大方的承认:“是的,曾总,我认出您了。”


    曾敏君暗道果然,自己猜对了。


    但他有些奇怪,自己这么多年都没来过东北,剩下的时间要么在八闽省,要么在魔都上学,要么在中科院做学术研究,最后去了港城。


    现在这是自己第一次来东北,但也不是因为投资,而是过来考察学术类研究。


    怎么这个年轻干部,认出了自己?


    要说现在的人,认识二马,认识宗老,柳某,以及任老,都很正常。


    因为他们在国内商界,都很出名。


    可是自己一个商界的小人物,杨东到底是怎么认出自己的?


    “曾总在锂电池以及新能源领域,是学术大拿,在中科院研究所任职多年,我喜欢看一些写书类书籍,以及论文。”


    “当年有幸拜读您写的《关于新能源替换传统能源,用以长远发展》的论文。”


    “我跟您的观点,有些不谋而合。”


    杨东开口,详细的介绍了一下,自己是如何认出曾敏君的。


    论文,论文,还是论文。


    旁边几个县局的局长,觉得很耳熟啊。


    昨天杨书记见那个孙东方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因为孙东方的论文,所以认识那位果园经济的孙总。


    今天又来一个曾总,又是因为论文。


    难道这又是一个只有几百万投资的老总吗?


    “金厅长,您对曾总不熟悉吧?”


    杨东能够察觉出金厅长的情绪有些不悦,所以他开口询问金强辉。


    金强辉摇了摇头,但看到杨东把这个曾总看的如此重要,他也有些好奇起来。


    难道有什么大来头?


    “曾总,这是我们省交通厅的金强辉厅长。”


    杨东为曾敏君介绍金强辉。


    当然对于曾敏君而言,金强辉是谁,其实无所谓的。


    不过不能不介绍。


    “金厅长,曾总是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现在已经在八闽省投资建了信宁时代公司,新能源,锂电池领域,公司总资产四十多亿。”


    杨东小声给金强辉介绍了一下曾敏君。


    金强辉闻言,了解了。


    金强辉明白杨东的意思了,于是也没有不满了。


    他开始理解杨东为什么如此急迫的拉投资,这是真心想要把庆和县发展起来,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味。


    儿子在庆和县工作,某种程度来说,是个好事。


    而自己也应该支持庆和县的发展,支持杨东的规划,当然也是支持自己儿子解决正科级。


    “曾总,有没有想过在东北投资?”


    金强辉笑问曾敏君,主动替杨东和庆和县拉投资。


    曾敏君听了金强辉的问题,也跟着笑了笑:“我来这里是做学术讨论研究的,当然如果情况合适的话,也是有机会的。”


    这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投资不过山海关,可不是现在有的观点。


    甚至在15年左右,还没有这样的论点。


    自从15年之后,北辽省发展全面停滞甚至倒退以后,才有的这样的论调。


    之前可从来都没有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样的话。


    如果投资真的不过山海关,为什么2015年之前北辽省的发展势头依旧猛?甚至被称之为辽猛虎,辽老虎,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进出口贸易,还是科技领域,体育文化,都有很深影响力。


    说白了,国内舆论媒体屁股最歪,也都是欺人以方,欺负穷人,欺负穷地方而已。


    无非是谁富裕谁有理。


    既然如此,为什么富裕的就不能是庆和县?


    “曾总,你们公司研制的锂电池水准,能否用于电动车的使用和发展?比如电瓶车,电动三轮车,甚至电动汽车?”


    杨东开口,问向曾敏君。


    曾敏君一下子就站了起来,瞪大眼睛望着杨东,不可思议的眼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凤啸天下 盘龙 九鼎记